浅谈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 程占良
[导读] 如果要引起人们的共鸣,就要激发情感。

四川省南江中学     程占良    636600

摘要:如果要引起人们的共鸣,就要激发情感。人们最重要的心理活动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对于学习和工作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一样的,想要做好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室里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发学生的情绪并与他们产生共鸣,让他们融入进来。接下来,我将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情感。
关键字:情感教学 高中语文 有效应用
         一、依据文章类型选择情感教学方法
         在教授语文时,教师感染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美好的形象或事物,让他们对作品表达的观念有所理解,然后与他们产生共鸣。但是,语文教科书中有数百篇文章。这些文章在思想、内容、情感、和主题上有很大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区别地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会使学生感到很无聊,并且失去了学习的全部兴趣。因此,教师在使用情感教学方法时,必须根据每篇文章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有些文章的情感和语言非常豪迈、激昂,例如: 毛泽东笔下的《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给人一种排山倒海的感觉。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教师应首先活跃课堂气氛,在带动学生的情感,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对于一些文字语言优美动听,文字相对柔和。但是作者的想法比较含蓄的文章.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教师教此类文章时,应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反复读来了解作者思想。在教学时,要对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分析,不要播放过多的幻灯片,以免产生干扰。也有一些文章具有严密的思维和更简洁的语言。这类文章如果把重点放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可能看起来很无聊,并且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添加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各个地方的景点以及著名的山川河流。这不仅可以激发课堂的气氛,还可以与学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教学时,不能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一个接一个地解释所有文章。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每个文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情感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的情感做到真正激发,从而与学生产生共鸣,语文的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二、丰富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在教学中,教师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语言。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要以适当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发。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此刻,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富有想象力,情感也比较丰富。有情感的教学,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如果教师想提高课堂质量,他们必须发挥语言的特点,生动形象的进行描述,热情洋溢的言语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在对课文进行朗读和解释时,教师讲述的内容不要太枯燥,要有抑扬顿挫的语调。在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结合文章的特征并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在《离骚》教学中,文章表达的是他坚持自己的节操,还有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还同时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甘愿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教师要有感情的教学,学生可以看到教师,听到他的声音并了解他的情绪,进而直接了解教师阅读的语气,表情和情感,然后理解课文的情感基调和内容。
        在同一篇文章中,每个部分的情感基调也存在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小心区分。例如,在一篇文章中情感基调存在悲伤和对命运的抗争时,教师要针对文章中作者悲伤的心情,通过放慢语速、降低语调来表达作者的不幸生活。在表达了对命运的抵抗时。老师应该选择一种可以唤醒学生斗志的语言,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三、适当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教师除了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外,教师还应使用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实现了进行交流的目的。肢体语言主要包括无声的眼神,简单的手势,优雅的形象和丰富的表情。无神的眼神是指教学时老师的眼睛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肯定时包含期待、否定时包含鼓励、包容中包含警告。手势是指要与表达的语言保持一致,手势要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美,要充满艺术感。教师的形象是指教师要服装得体,精神状态很好,对生活的充满热爱,也要能很好地控制自身姿势。表情是指,教师教学时,要面带微笑,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很亲切、和蔼、温暖,这对课堂的气氛很有利,教师的表情要随着教学时的内容而改变。肢体语言对于教室的语言表达效果是十分有帮助的,不但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对促进学生情感的爆发也是十分有益的。
        四、创造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
        情感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实现。更准确地说,教师依据文章中描述的情境,创建了一个实时投影图像,并辅以一种生动的文学语言,利用音乐的艺术魅力,描绘出情境假象,以便学生可以感受到仿佛身临其境。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可以启发学生的思想、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等。
        在创建学习情境时,我们必须对文章的内涵加以挖掘,并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来创设.创造学习环境只是基础。在教学中,有必要与教学环节相互配合,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简而言之,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能够发现和使用生动实用的情感教学因素,对学习空间进行开拓,积极运用情感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正清.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2015年12期
[2]蔡慧琴.唤醒情感净化心灵.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5年22期
[3]李虹.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年22期
[4]曹加柯.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5年22期
[5]魏建利.让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价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年07期
[6]徐霞.遵循课改理念构建魅力高中语文课堂[J].新课程2015年04期
[7]张凤玲.高中语文怎样使用情感教学法的相关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03期
[8]李会冉.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学周刊:2015年08期
[9]吴红霞.浅谈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4年36期
[10]欧文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J].小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