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对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发挥相应的影响和作用。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学习到相应的数学知识。但是,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会对其数学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应当尝试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数学高效课堂,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优化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优化路径
引言
数学在中职教育中属于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为之后各种专业技能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就导致中职数学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如何改善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已经成为当前中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状况差
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薄弱、课堂上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现象。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他们通常是只愿做一些基本的数值运算和公式题,并不愿探究及拓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课后的数学作业也常常是抄袭了事。同学之间很少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更谈不上向教师请教。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的学习越来越被动,认为数学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没有大用处,枯燥无味,消极应付,等到学习专业知识要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就束手无策,导致专业教师教学时很难深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仍采取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来衡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仅根据成绩来判断,这样评判结果较为片面,并不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收获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仅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中职数学本身的学习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此外,由于中职院校以学生数学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教师就会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较大,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三)中职学校数学学科状况
数学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到专业学习中。于教师而言,就是要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终身学习等夯实基础。因此,数学课程在中职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教育大纲来看,中职数学教学内容明确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扩展模块》三部分。其中《基础模块》部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时数有100学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中职院校只片面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及技能实训,不太关注基础性学科的开设及教学,常常随意压缩数学课程的课时,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不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基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
课堂始终都是实际教学的关键场所,确保实际教学的质量与成效,对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坚持使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对实际教学进行指导,才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达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始终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始终都是教学中心,基于此,教学主线是基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会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把课堂教学转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交往的关键场所,秉承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变成自己学习的主人。
(二)加强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仅依靠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也应参与其中,要认识到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不能仅是将数学知识强硬的灌输给学生,而是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教师在数学教师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精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设计数学教案时,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探讨性较强的问题,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根据问题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答案,然后教师与学生对这些解题思路与答案共同探讨,寻找最优的解题思路与答案。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互动交流的增多,可以开拓学生数学学习思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对于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三)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是由于中考失利或者其他原因来到了中职学校,可能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理念。在数学课堂上不注重和教师的配合,教师对于学生的相关情况也难以及时摸牌,使得双方之间无法为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发挥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以自我为主体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理念,对于自己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中不当的地方进行及时改正。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和视野出发,对于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和逻辑关系,以更好地构建师生关系,以推动数学高效课堂的发展。
(四)实施分层教学,强化基础训练
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行分层教学模式,差异性教学就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对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当对其降低要求,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同时,还应该多进行讲练结合,针对大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注重将讲解和练习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并用。
(五)基于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在现代中职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数学知识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对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的展现方式进行有效优化,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创新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综合学生各异的现实学习情况,数学课程的教学发展目标,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综合起来,彰显信息技术的优点,对中职时期数学教学进行辅助,全面强化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数学事实进行深入了解,基于现实生活当中的更多事实、现象、背景素材,还可基于信息技术对教学理论进行实际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中职院校中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学生之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通过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兴趣、加强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理安排数学课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完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卜玉辉.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提高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46):68.
[2]谈琬琳.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及课程改革探讨[J].才智,2018(11):75.
[3]刘德成.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4):18-19.
[4]谭春红.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J].新智慧,2018(10):61-62.
[5]潘志坚.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探讨[J].知识文库,2018(0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