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而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会因为种种原因感到枯燥和烦闷,而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入环节,如果运用得体适当,能够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是我们初中英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意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好多教师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一般采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教导的一切,完全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很难让英语教学有明显成效。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合理进行课堂导入,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源头上解决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科学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合理的利用课堂导入方式,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1导入的重要性
导入是教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方法策略。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活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英语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它能催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成有意义的高效学习,便于新知识的牢固掌握,形成师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以提高新目标英语教学的效率。
2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课堂导入的现状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初中英语的整体教学结果呈现着参差不齐却普遍低下的效果。而这种教学效果的出现离不开我国长期以来对初中英语采取随意混乱、落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的影响,这使得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大降低,进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下降,最终学习效果总体不理想。我国初中英语教师还是普遍采取一些满堂灌的方式来进行知识传授,而且出现了对导入环节不重视、课堂内容无聊古板、讲课方式落后等等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能得到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指导,抓不住学习的重点,继而产生不出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再加上教师没有足够优秀的能力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完全利用起来,不能突出教学重点,使得课堂效率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退却,英语学习氛围不浓厚等现象产生。
3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
3.1和生活相结合进行
英语书中主要是介绍了西方人的一些生活方式、节日习俗、生活理念等。不同的节日度过方法是不一样的,可以用英语来将西方节日和我国的传统节日,例如元宵节来进行比较,做表格分析不同。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交流讨论,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于中外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于世界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3.2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是最常用也是学生们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法。
在初中英语课本中会出现大量的人物对话,而这些人物对话可以放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当中,比如不同的场景,在学校,在公共场合以及在家里,可以让同学们相互进行情景对话,可以借助动作手势等肢体语言,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图片,将教材中的情景实际上展现出来,让同学们可以实质上感受到语言的材料的意思以及用法,理解他所传递的信息,能够让同学们更好的运用英语地道的表达。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增加了感情,巩固了英语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也让课堂产生了趣味性,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会回转到课本当中。
3.3英文歌曲导入法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是学生为学习主体,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导入。英文歌曲导入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导入策略,其轻松活泼、悦耳且美妙,教师若在导入环节应用动感的音乐,就能在有效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与兴趣的同时,让他们产生无穷的活力与愉悦的感受。
3.4自由交谈法
要想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英语本身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学生主要掌握其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与交流能力。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用英语来与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交谈,使英语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潜在思维中。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当今时事热点话题,在每堂课前来进行学生分享活动,这样不仅使得学生的思维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还能使得学生在课下有共同的话题进行探讨与交流,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使学生意识到英语的实用性价值。
3.5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授课内容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各种信息技术应用各个行业中,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不少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将授课内容以视频、动画、文字以及音频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以互联网为载体对其内容进行延展与丰富,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极大地开拓自身视野,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与课前导入环节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可以提高参与知识学习的热情。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并根据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水平,对课前导入环节进行有效设计,才能创设出激发学生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热情的教学环境,使其能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锻炼自身的思维意识与英语交际能力,从而在促进其未来更好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冰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8(11):10-11.
[2]孙萍.精彩导入,激活课堂——浅析初中英语课前导入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3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