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采取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的模式,读后或者是英语阅读活动的拓展,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化巩固的一个途径,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阅读;读后活动
英语阅读读后活动是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读后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从而实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设计的英语阅读活动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也偏离了学生所阅读的内容,使得英语阅读读后活动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和活动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英语阅读读后活动的设计原则
1.1主题性
英语阅读读后活动与读前活动不同,英语阅读后活动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同时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的深层次的剖析,要让学生能够去深入的挖掘文本所讲述的内容和文本所体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就必须要坚持主题性的原则,所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生阅读文本的主题,才能够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1.2主体性
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读后活动时要明确的一点是,设计英语阅读读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学科基础,要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化的语境中来感受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
1.3交际性
英语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其当做简单的知识进行传授,而是要将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交流的过程,要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自然而然的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在设计英语阅读读后活动时要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改编,从而使其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而且还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英语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将阅读的文本改编成情景表演剧,让学生进行表演,满足高中生表现欲,而且能够真正的实现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交际功能。
2英语阅读读后活动的设计
2.1书面写作型活动
书面写作型活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输出活动,也是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经常采取的一种英语阅读读后活动的形式,是让学生以阅读文本为基础对阅读材料进行改写续写的活动。在这种书面写作型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要让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材料所表达的文化、情感、价值观等信息,并且要让学生对阅读文本中重要的单词以及句型加强掌握,才能够让学生顺利的开展读后活动。如在《Earthquakes》的教学中,这一章节的英语阅读素材是描写了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震中和震后的现象,因此在读后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对地震相关知识的了解作为主题进行写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震有关的知识。
通过书面写作型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还能够加强对相关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2.2角色扮演型活动
角色扮演型活动,就是学生在阅读完阅读素材后,教师对阅读文本的内容进行改编,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强化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一读后活动的形式是较为常见的,而且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和关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还能够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用英语进行交流。如在《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教学中,在阅读文章后,教师就可以将文章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角色,从而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文章中的细节,从细节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通过角色扮演型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文本内容和文本中人物性格的理解,还能够给学生搭建一个真实对话的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3深层理解拓展型活动
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设置的阅读和活动较为浅显和单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深层理解拓展性活动则是要求学生根据文本所传递的基本信息,并借助自己的认知和已有的经验,对文本中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总结,是一种对阅读素材深层次剖析的读后活动的形式。这一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判断文章的主旨,并加强对文本结构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在《Women of achievement》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后,通过细节对简·古道尔的优秀品质,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尊重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的意识,并让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进行总结和概括,促进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英语阅读读后活动设计的反思
3.1活动内容切合阅读文本的主题
教师在设计阅读读后活动时,必须要切合阅读文本的主题,要根据主题来设置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从而强化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如果教师不考虑阅读主题,偏离了主题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失去了开展阅读读后活动的意义。
3.2活动形式要多样化
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活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从而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读后活动的积极性。如果英语教师不论是哪一种阅读素材均单纯的采取某一种英语阅读读后活动形式,如书面写作活动,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书面写作能力,但是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对这一形式产生排斥的心理,不利于读后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读后活动形式,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充分的发挥读后活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芮甜甜. 基于综合视野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设计:问题与思考[J]. 英语教师,2015,15(18):133-139.
[2]冬加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线问题的设计与反思[J]. 英语教师,2018,18(22):128-130.
[3]邱少雯. 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文化品格的培养——以阅读读后活动设计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