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岳庆申 许圆圆
[导读]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对班级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对班级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班主任如何更好发挥班级引领作用,作者有两点建议:一、严中有爱,持续走心。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要有班级学生一致认同的班级制度,但也要严中有爱,走进学生内心。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做好人的习惯、认真学习的习惯及生活的习惯。这样学生在班级里才能发挥主体作用,相互信任,有安全感,班级的发展才会不断地良性循环,才会最终走向卓越。

        关键词:班主任 发挥作用 建议

        “班主任”从幼儿园到大学无不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是对初高中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往往对班级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班级的好坏,起灵魂作用的是班主任,班级学风的整体好与坏与班主任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有如下建议和大家分享:
        建议一:严中有爱,持续走心
        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作为班主任都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在,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在,学生身上的一些事情看不明白,即使把全部的爱给予了学生,最后没有了原则和底线,就会沦为一个老好人,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也不会买你的账,这样班级管理就会进入了死循环。
        “严师出高徒”,“严”字当头,严更多的从班级的角度出发,班级的发展需要有向心力。“严”,就是让班级整体的向心力越来越强,学生能够真正地把班级的发展放在自己的心里转化为自觉的执行力。具体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落实。
        第一个方面,制定属于班级的整体发展制度,这一制度需要班级全体学生都参与,经过班级成员反复讨论、磋商,剔除班级规章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保留其合理的成分,在反复讨论、磋商的时候要关注班级整体的发展,制定符合长远目标的规章制度。如果给班级上课的老师能够参与会更好,只有在制度的保证下,发挥每一个学生主人翁的精神,才能更好地让班级良性发展。
        第二个方面,理解和认可学生的情绪。学生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会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情,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来自于其与同学的关系,其与父母的关系,其与老师的关系,还有其自身心理方面的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成为阻碍学生学习成长的阻力,严重时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要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
        平时要多注意比较内向的男孩子,也要注意独来独往的女孩子,要积极地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朋友圈并且朋友圈的范围比较大的学生往往体现不同的领导能力。
        学生和家长的关系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对于寄宿制的学校要多注意。对于表现异常的孩子,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帮助。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学生不认可某位老师,那可能就不接受这位老师的教育,甚至会有摩擦,此时需要班主任给予协调、调节,更多的是给予指导和帮助而不是批评,客观的分析目前出现情况的原因,不要让学生因为和老师关系处理不好,而处于情绪焦虑的状态。
        第三个方面,平时有针对性的谈话、交流。对于寄宿制学校可以采用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平时的交流,交流的过程是谈心的过程也是培训宿舍管理的过程。在关注班级学生整体学习的同时,制定好计划,一月之内尽量和班级全部的学生交流一遍,交流可以采用一对一交流(对近期变化比较大的学生),交流也可以采用一对多的形式,例如:班主任和一个小组成员交流、班主任和一个宿舍的成员交流。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走心的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的秘密,学生不想让他人知道又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一定要给其保密,学生对你信任了,作为班主任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所以,在严格的同时一定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
        建议二:培养习惯,走向卓越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的成长要从小处着手,放眼长远。学生在学校能够养成好的习惯,对其以后人生的发展是重中之重。关于习惯的培养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做个好人的习惯。“立德树人”,有品德才能成就更好的人生。做个好人对学生来说有三个要求: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三个方面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好人最基本的要求。班主任要借助节日等打造班级文化,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和老师,要学会与同学的互帮互助及合作交流,才能在学校里提前具备走入社会所具备的素养。
        第二个方面,认真学习的习惯。从学习过程来说可以分为预习、课堂学习、复习,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但是学习习惯好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班的班主任在开始接班时,就要在班里定点听课,注意各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要多谈话多监督,让优秀学生去影响学习不专注、不善于交流的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机制。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老师进行会商,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让各位老师一起努力帮扶。
        第三个方面,生活的习惯。好的生活习惯也影响学生一生。例如:整理的习惯、认真搞卫生的习惯、清洁的习惯等等。在宿舍内务整理、打扫卫生等方面要形成严格的扣分惩罚制度,制度要学生商量并通过,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还要发挥模范的作用,做的好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并且有学生期待的奖励措施。
        以上两个建议都是建立在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的基础上展开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成长的好伙伴,也要坚定地维护班级的规章制度,只有在制度的基础上,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发挥班主任的人性光辉,让每个学生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班级里相互信任,有安全感,班级的发展才会不断地良性循环,才会最终走向卓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