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周巧
[导读] 在中职学校,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与专业课紧密相关。
        摘要:在中职学校,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与专业课紧密相关。中职生要想学好专业课,首先要学好数学课。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数学基本功、个人学习兴趣,还是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中职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就导致其数学学习瓶颈无处不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学;数学教学;实效性
引言
        针对中职院校学生而言,很多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差,也并未满足初中学生的合格水平,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学习欠缺充足的兴趣与热情,很多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基于此,为了能够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要重视中职学生的实际特征,强化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与责任意识,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中职数学课程内容及培养目标
        现行中职学校所用的教材都是国家统编的新课改教材,其中数学教材的编写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内容主要是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基础课程由基础、职业、拓展三个模块构成。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六版技术学校通用教材,采用“1+3”的架构方式,上册为所有专业提供共同的数学基础,下册分别对应机械建筑类专业、电工电子类专业和一般专业;定向分为专业学习和服务岗位,课程内容具有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的特点。模块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职业模块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限定性选修内容,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等方面需要的限定性或任意选修内容。课程内容遵循中职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难度适中,能够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当前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仍存在教学方式古板、教学内容缺少大胆创新的缺点,即使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很多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了,但由于中职院校学生年龄结构特殊,思维模式发展已经比较健全,对一些学科的固有想法已经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小游戏、小互动也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间的合理互动较难进行,而这样缺少互动的模式久而久之下去,也会使老师失去教学模式创新的热情和信心,老师大多仍旧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上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的仍旧不太好,尽管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呼声一浪超过一浪,各种教学方式改革的噱头也鼓吹的很高,但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教学方法的创新。面对这样的现状,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尽快尽早的想出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促进中职院校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用数学推动其多方面的发展,让数学在其日后发展过程中不至于成为弱项。
三、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
        (一)课程教学由浅入深,提高学生自信心
        中职数学的特点在于其更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对中职教师在备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充分备好每一节课,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其课前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初中知识点进行复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在现代中职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数学知识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对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的展现方式进行有效优化,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创新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综合学生各异的现实学习情况,数学课程的教学发展目标,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综合起来,彰显信息技术的优点,对中职时期数学教学进行辅助,全面强化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数学事实进行深入了解,基于现实生活当中的更多事实、现象、背景素材,还可基于信息技术对教学理论进行实际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
        (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专门论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教师要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新时代重任。“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教学模式转型的实践者,作为中职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彰显中职数学学科的特色。要根据学生学情,进一步完善中职数学教学的方式与手段,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中职数学教学要兼顾升学与就业,兼顾工具性和基础性,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才能使中职数学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四)加强学校对数学教学关注和重视
        中职学校要对中职数学教学进行重点关注。首先,要在课时的设计上做出完善和努力。从课程教育改革和学生的知识需求出发,学校通过调查、座谈等形式,对中职数学的课程运行等进行了解。课时安排上要保证课程符合教学大纲的具体需要。其次,学校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加强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联系,建立各专业的重点章节的数学教学体系。同时,中职院校数学教师之间要经常开展数学研讨活动,积极探索教法,摸索出最符合学生成长、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最终实现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衍生为具体自我成长体系,让课程安排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
        (五)搭建数学课堂互动评价平台,共同促进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以往的中职数学课堂总是缺乏互动,课后也缺少评价环节,而搭建数学课堂互动和评价平台则有利于弥补这一不足。互动不只是面对面、个人对个人的交流,还可以通过互动平台的搭建来实现。比如学生可以边听课边记录疑问,课中休息时收集汇总到教师处,教师通过回答匿名问题的方式再进行集中回答,这样避免了学生因害羞害怕而选择不提问题。评价也不一定只是学生对教师的单方面评价。
        (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中职数学教师要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伤害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自信,更不是选拔数学精英。因此,中职学校不应单纯以每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应注重过程,改变过去以一次考试的结果评价学生的做法。新的评价策略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相结合,要将评价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结束语
        总之,中职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来完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让数学课堂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施双溶.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25+231.
[2]闫志金.中职学校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成才之路,2019(34):47-48.
[3]陈华新.巧用信息化教学打造高效中职数学课堂[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2):31.
[4]李丹丹.浅谈中职数学实用性面临的问题和改革方向[J].教育现代化,2018,5(53):106-108.
[5]熊化玲.浅析如何让职校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2):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