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野趣,自然之旅 ——基于中班幼儿自然游戏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姜亚娟
[导读] 儿童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获得成长。
        【摘要】儿童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获得成长。在班级自然游戏开展的实践中,从发现身边的大自然、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进行探究性学习,享受浸润自然的生命体验,思考自然游戏的独特价值,感悟美好的教育愿景。
        【关键词】自然游戏;体验;探究性学习

        自然环境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幼儿在开放、多元的大自然中获得愉悦体验。教师要关注和研究幼儿的生活,关注和研究环境和资源,开展真正适合幼儿实际的生动有趣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幼儿园户外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大自然则是幼儿最好的、最自然的教师。
        一、发现我们身边的大自然
        (一)开放、多元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开放性的、多元性的、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场所,让幼儿获得多方面有益于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经验。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只有在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才可能真实自由的展现自己,自然的发展他的内部潜能,我们也才能了解到儿童发展的真实情况。”自然环境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激发幼儿的探索与认知兴趣,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
        (二)丰富、亲切的自然资源
        我园地处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的自然游戏渴望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的自然游戏应该可以拓展到户外。田园水韵的乡村旅游基地保留了更多自然环境的风貌,如孙家桥、钱家渡、菊花展、荷花池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在自然资源中寻找自己的乐趣,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周围环境的刺激和影响,逐渐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生活、适应环境、快乐学习的兴趣。
        (三)富有野趣的自然游戏场所
        根据本园的发展实际,借助地势、自然物、材料结构,合理划分不同性质的自然游戏区,如沙水区、光影区、探险区、种植区、操作区等。同时,根据每个区域的性质与游戏需要,适当添加其他自然材料作为辅助,创设农村幼儿园自然游戏区。有独特的场景布局、自由开放的氛围,对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自信心、主动精神、与人交往的能力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室外环境是幼儿户外活动的场所,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踏上自然游戏探索之路
        (一)自然体验活动——“哇,出来玩吧!”
        自然游戏是孩子体验、探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班孩子,经常带他们亲近、接触大自然,他们喜欢接触新事物,常常动手动脑去探索事物,并乐在其中。带他们到幼儿园里的户外场所玩一玩,为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每次自然游戏活动的时候,孩子一边大笑一边叫着:“耶!出来玩喽!”教师就去观察孩子,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发现有价值的探究点。
        (二)自然对话活动——“啊,这是什么?”
        我们让孩子置身于开放的自然环境中,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支持孩子自发的观察活动,和孩子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幼儿园的一块综合户外场地上,有各种花草树木。中班孩子对这些很感兴趣,观察事物并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你们看,有刺!”植物的叶子上有一圈小刺,密密麻麻的。有孩子开始用小手碰植物上的刺,很兴奋的一边碰,随即抽回来:“哇,好痛!”甚至有的人直接用手去抓叶子。

“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长刺呢?”中班的孩子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三)自然探究活动——“咦,为什么呢?”
        尊重孩子的原有经验,进一步推动有价值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没多久,有的孩子在自言自语:“仙人掌身上也有刺!”于是,老师自然而然就提到了班级自然角里的仙人掌,引导孩子从植物身上的刺到仙人掌为什么有刺,用来干什么的呢?孩子的经验有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我们跟随着孩子的活动节拍,激发孩子的兴趣,循序渐进的推动孩子开展活动。这样,教师就由此生成关于仙人掌的探究活动。这时教师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像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只要让儿童主动去做,就能激发儿童的本能,吸引儿童去体验和发现。
        三、获得浸润自然的生命体验
        自然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最好的、最自然的启蒙老师。在自然游戏过程中,孩子与同伴探究与分享交流,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如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问题与发现,一起想办法收集资料和验证猜想。孩子还要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通过记录帮助孩子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四、思考自然游戏的独特价值
        自然游戏中的环境的创设不只是简单的为幼儿提供场所和设施,而是将环境视为课程。自然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不断的尝试和探究的学习过程。这些活动往往都不是单一的活动,而是围绕一个点发生的系列活动。活动中,我们不追求孩子“有没有学会”或“学到了多少”,而是关注孩子是怎样在学习的,他们需要怎样的支持。
        自然游戏需要教师善于发现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学会创设条件和提供材料,还需要教师启发孩子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结束环节,教师还要帮助孩子回顾自己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要怎样做等。
        在自然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注重幼儿学习的亲身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以及同伴间的交流合作。自然游戏更加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关注自然游戏中幼儿的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拥有自主探索精神,获得实际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个具体的教师而言,就是在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的指导下,在以往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努力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相互联系的多样化的经验。幼儿园正在进行课程建设,也正是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幼儿园课程才可能不断完善,教师才会不断成长,孩子也能在自然游戏中绽放童真。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林娟.户外区域游戏中创设开放性教育环境研究[J].幼儿教育,2015,(2)
       
        备注: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立项课题“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幼儿自然游戏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XC-c/2016/27)的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