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程度有所差异,产生了一些“后进生”。本文重点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后进生;小学;班主任;转化
1引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小学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小学阶段的后进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较大,后进生“成绩差”、“学不会”的背后体现了不仅是智力方面的差异,更是学习习惯、思考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班主任要清楚对“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性,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不断促进后进生向优等生的转变。
2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性
2.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许多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这对后进生以后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小学班主任认为后进生的管理难度较大,不愿意在后进生群体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班主任的这种想法和观念明显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放弃后进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没有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小学班主任如果能够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去开展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使后进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为后进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是只从优等生的学习成绩上体现出来,而是从全班学生的成绩上体现出来的,后进生属于班级学生整体中的一部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起着重要作用。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后进生的人数过多,那么这些后进生较差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拉低”全班学生的平均分。同时,后进生的人数以及后进生的学习水平也是衡量教师质量的重要指标。小学班主任要重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后进生转化的影响,牢牢把握后进生的特点,帮助后进生提优补差,强化他们的优势学科,使一些后进生的偏科现象得到改善,不断提高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
2.3有利于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倡,这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不可少地要对后进生进行了解、分析和研究,这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后进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使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进一步掌握后进生的转化规律。这有利于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让后进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技巧,使后进生实现“自我转化”。
3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措施
3.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关爱“后进生”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诸多益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启蒙教师,班主任要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班主任要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尊重,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班主任也要关爱后进生,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后进生的学习自主性。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关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使后进生养成乐观开朗、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这样一来,后进生的性格得到了磨练,当他们遇到不会的难题时,第一反应不是放弃,而是仔细读题、认真分析,不断寻求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经常找后进生“谈心”,使后进生信任自己的班主任。例如,四年级二班的班主任经常找后进生谈心,和后进生交流学习的经验和技巧,为后进生的学习指点迷津。小丽是四年级二班的一名后进生,她的数学比较差,语文比较好。针对小丽的这种问题,班主任经常和小丽沟通交流,引导小丽学会主动思考数学难题,让小丽在课下的时间多研究一些数学难题,并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类总结。长此以往,小丽由变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数学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2了解学生“后进”原因,促进个性发展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智力因素、家庭教育环境等都会成为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再加上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班主任如果用同一种方法去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容易使转化工作陷入固化的“僵局”状态,使班主任不能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去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使后进生的转化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班主任要了解小学生成为后进生的不同成因,因材施教,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去对其进行转化。
例如,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班主任要认真对班级中后进生成绩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小亮是因为基础较差,导致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小红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方式,导致成绩较差。而小明也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一些基础题丢分,再加上难题做不出来,导致成绩一直上不去。班主任根据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给每个后进生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这种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方式做到了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突出地位,不拘泥于固定的转化方式,是对传统后进生转化方式的一种突破。
3.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后进生”转化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后进生,一些传统的班主任往往把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归咎为智力因素的影响。其实不然,除了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兴趣也是影响小学生发展与提高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一些后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主动,成绩逐渐下滑,逐渐沦为后进生群体中的一员。班主任要重视兴趣这一因素对后进生的影响,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班主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后进生能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授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动画视,使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得到增强。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些教学平台,把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上传到教学平台上,使后进生能够不断改善学习方式,把平台上的教学技巧逐渐应用到学习实践中。同时,班主任也要充分发挥激励和表扬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班主任要对其进行表扬,使后进生感受到被人肯定的快乐,进而主动学习,使后进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后进生逐渐转变为普通生,再一步步转变为学优生,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转化方式做到了以人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的进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教育和管理学生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想做好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要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小学班主任也要不断创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措施,不断创新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方式,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尊重后进生,不断实现后进生到学优生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景淑红.后进班级中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91-192.
[2]李琦琦.小学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对策分析[J].学周刊,2020(01):166.
[3]鄧芳.后进生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3):106.
作者简介:黄丽鹏,女,1975年6月20日出生,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