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MG动画信息可视化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代悦
[导读] MG动画是媒体时代背景下一种通过图形、图画、图表来进行信息传达的动画
        摘要:MG动画是媒体时代背景下一种通过图形、图画、图表来进行信息传达的动画,其与信息可视化在传达方式上具有普遍特点,即通过图形的、可视化的方式传达信息。本文通过对MG动画信息可视化应用的方法进行研究,从叙事方式、本文、数据、色彩四个方面分析、探讨MG动画信息可视化应用研究。

        关键词:MG动画、信息可视化\动态图形

一、MG动画的定义及作用
        MG的英文全称为Motion Graphic。Motion,即运动、移动的。Graphic有①图表,图形,图画(尤指电脑荧屏或书籍、报纸上的);②绘画的,图案的,形象的,生动的,书画的含义。MG可直译为动态图形、MG动画、图形动画。
        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MG是一种通过图形、图画、图表来进行信息传达的动画。其既包含了平面设计中图形、图表的设计规则,又在技术上运用了动画制作手段。MG动画因其体积小、传播快、节奏快、制作效率高等特点,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企业宣传片、产品演示、影视包装、互动装置等众多领域。

二、MG动画信息可视化的意义
        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是一个跨学科领域,他是实现信息有效视觉化的可视化表达的工具。聂永真提到:“信息可视化主要是指把复杂的、隐晦的、朦胧的甚至常人难以理解的信息变得通俗易懂,把隐藏在信息中的内在规律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示出来,便于传播、沟通、预测以及研究。”信息可视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图形化手段进行准确、有效地信息传递,通过对海量的复杂数据进行分析,并以非常直观的视觉手段进行表达。
        从其定义上看,信息可视化与MG动画在传达方式上具有普遍特点,即通过图形的、可视化的方式传达信息。基于信息可视化的MG动画,是指将较为复杂的数据、文本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并通过图形的设计、运动与变换从而进行信息传递。这种传达的方式可将较为复杂难懂的概念、隐晦的文字,通过图形动画以“可以看见”形式更为直观、生动地方式传达给观者,有助于观者理解内容。也因此,信息可视化的MG动画具有叙事简单、一目了然、趣味 性等特点。
       
三、MG动画信息可视化应用的方法
        MG动画信息可视化应用具有叙事方式简短化、文字语言可视化、视觉图形概括化的特点。
        3.1叙事方式简短化
        MG动画的时长较之传统动画相比更为简短,大多在1至2分钟左右,一般一条动画仅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观点展开,言简意赅,不做过多赘述。MG动画的简短化,一方面取决于MG动画的视觉表现形式及镜头语言具有局限性,其不适用于表达情节复杂、细腻的短片,也不具备表达完整故事的优势。另一方面,MG动画叙事简短化符合新媒体时代信息成“碎片化”的特点。观者利用等电梯或乘坐电梯的时间就可以了解一个主题、一个事件,符合现代人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的方式。
        短片《在疫情面前,别让谣言跑得比真相快》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流传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五个典型谣言进行阐述。观者通过一分钟的碎片时间就能快速阅读短片,通过一分钟的阅读,能够分辨什么是谣言及如何正确应对,从而起到宣传、科普的目的。
        基于信息可视化的MG动画应把握好叙事方式简短化这一特点,在阐述主题、阐明观点时着重提炼中心思想,去除无关的词汇,以简单、直白、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述。


        3.2文本可视化
        MG动画是一种以传达信息为主的动画类型,文字或旁白是MG动画重要的组成部分,阿尔伯托·凯若(Alberto Cairo)在《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中提到:“在大脑深处,我们的器官感知到的任何事物都转换成简单、可控的表达或者符号,有的是口述,有的是本文形式”,将文本合理、适度地转换为“看得见”的图形元素,有助于观者在脑海里建立因果关系,消除文字表达所带来的误读,便于观者准确理解,以达到最佳的传达效果。
        MG动画中文本的可视化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将文本转换为可视的图形符号,如图像型符号、象征型符号、索引型符号等。另一种是在表达较为抽象的概念时,无法通过图形符号准确表达,需要借助于动画的形式进行阐述。如短片《How to lose weight without trying》在表达视觉错觉这一概念时,直接例举两组图形A和B,从视觉上看起来A是一个蓝色小圆被较大白色圆围绕,B是一个蓝色大圆被较小白色圆围绕,当围绕的白色圆同时消失的时候,A和B组的蓝色圆是同样大小。短片围绕文本将较为抽象的概念运用动画的形式可视化,直观、生动的传达主题,使观者一目了然。
        3.3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MG动画中常用的到表现手法。因MG动画表达的特殊性,其对数据的应用较为频繁,图示和图例的应用有助于将数据可视化,并利于观者理解概念起到良好传达的目的,但“越是专业的图示或图例就越需要观者具备一定专业背景”,而这恰好违背MG动画传播的特点。因此,为了便于大众理解和快速传播,MG动画中的数据可视化应充分考虑观者的认知,不是以专业、复杂的图表、图例分析数据表达信息,而是遵循“可读性”、“易读性”、“一目了然”的原则。
        《奇怪的日本》在形容东京拥挤时,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如同是面积180平米的地盘,美国1人独占,日本则容纳11人,在二东京得192人拥挤于此。Ben Shneiderman提到“可视化的目的是得出见解”。《奇怪得日本》通过数据的可视化,生动、直观、一目了然的表达了作者的想法。
        3.4图形色彩情感化
        色彩是MG动画信息可视化要素之一。日本知名设计师伊达千代曾提到过“色彩让人感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色彩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效应…色彩拥有直接诉诸人心的力量。”可见,色彩对人的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MG动画中,合理运用色彩以描绘物体或表达情感,满足用户视觉的生理感觉和心理知觉,如酸甜苦辣、柔和、粗糙、浪漫、恐惧等等。短片《DREAM》大量使用粉色、蓝紫色及荧光色,配合流线型的物体形态,给人一种浪漫和富有想象力的感受。而苹果WWDC2013大会开场的宣传片则是运用了黑白灰及几何图形,营造出极简、宁静和科技感。
        色彩是极具情感和引发观者联想的重要元素。视觉器官捕捉色彩并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在对比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记忆中相关对应的联想,影响观者的生理及心理反应。通过对色彩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将味觉、触觉、听觉进行视觉化表达,并且还能引发观者的情感联想。
四、总结
        MG动画是一种包含了运动、时间和声音的图形动画,亦是信息传达的一种表现形式。MG动画的信息可视化应用,是将“看不见”转变为“一目了然”的过程,其中包含有文本、数据、图形、色彩等要素。MG动画的信息可视化应用有助于观者快速获取内容、理解内容,起到准确、有效传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Alberto Cairo .《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
[2]夏珊蓉.《MG动画扁平风格中极简特征研究》.浙江.
[3](美)John B.Best.《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
[4]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2(2007.7重)
[5]聂永真.《什么是信息可视化》.知乎.2019.11.13
[6](日)伊达千代.《色彩设计原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0
作者简介:代悦( 1987.10),女,汉,四川,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