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机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牛自委
[导读] 高校宿舍作为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和交友等功能的场所
        摘要:高校宿舍作为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和交友等功能的场所,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育人等工作的重要区域,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较难的一部分。本文旨在针对高校宿舍文化现存问题研究如何加强宿舍文化,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进而提升宿舍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落实“十大”育人体系要求,保障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字:高校、学生宿舍、宿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重要性
        高校宿舍作为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落实“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贯彻执行“十大”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要求的重要区域,应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育人核心功能。作为高校校园文化营造、建设和落实的重要依托,宿舍文化质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管理制度、文化氛围和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情况。高校宿舍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觉悟和成人成才。一个管理规范、秩序良好、氛围和谐和积极向上的宿舍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一个管理松懈、秩序混乱、氛围严肃和消极堕落的宿舍环境则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一项重点任务,高校应高质量、高水平履行自身管理职责,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挖掘宿舍文化建设可参与人员和群体,统筹相关可用资源,发现并解决管理缺陷和工作盲点,实现宿舍文化育人工作的“同向发力、协同合作、综合联动、成效显著”使宿舍文化育人模式更好的适应发展要求、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助力学生成长,进而打通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二、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现存问题
1.安全管理不规范,宿舍教育欠缺
        规范的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工作则是保证学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宿舍安全管理和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晚点名制度落实不到位。因部分院校未执行晚点名制度或班长、生活委员等学生干部未履行班干部职责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辅导员不了解学生晚归真实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及时关注、及时教育,使学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2、安全教育缺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高校实行统一住宿、统一管理制度,但因宿舍楼内学生数量较多,管理人员有限,时有外部人员进入宿舍楼内进行盗窃、诈骗等,部分学生离宿未锁门导致财务丢失。于此同时,宿舍物品占用消防通道、离宿未断电、使用学校禁用电器等行为给宿舍安全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2.学生差异性较大,宿舍氛围不良
        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行为特点和人生目标不同。首先,因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导致宿舍物品摆放杂乱、垃圾堆积、异味浓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其次,高校与高中教育和管理模式不同,学生生活学习较为依赖其自主能力。但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薄弱,在脱离家长的监督后沉迷游戏现象严重,影响他人休息,同时导致宿舍学习氛围较差。第三,在集体生活的环境中,因性格各异,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现象,共同生活时间长,且老师未做好及时引导,使宿舍成员无法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宿舍矛盾和冲突频发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顶层设计不完善,宿舍党建缺失
        学生宿舍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虽然各大院校对党建进宿舍进行各种尝试,但就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情况而言,学生宿舍仍然是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难点。

首先,学生宿舍党建工作虽然活动开展数目众多,门类多样,但缺乏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党建氛围不浓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未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建设落后、党建宣传缺位进而导致学生宿舍党建工作质量很大程度落后于学院党建工作。其次,学生党支部宿舍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效果不明显,活动形式不新颖,活动内容枯燥乏味,甚至存在重形式轻质量,重留痕轻效果的情况出现,未落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反而给学生留下敷衍了事的消极印象,削弱了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
三、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对策
1.规范安全管理,加强学生教育
        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安全是保障学生参与正常生活、学习和实践的基础,是保障高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宿舍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1、加强学生晚点名制度。各院校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学生晚点名网络打卡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晚归情况。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干部专题培训,提升班干部责任感,制定宿舍长—生活委员—辅导员—学院的四级汇报制度,并结合辅导员和值班老师下宿舍开展学生晚归情况抽查,进而做到线上线下全覆盖,保证晚点名工作无遗漏、无死角、有付出、见成效。2、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主题讲座,通过案例分析、学则讲解等方式,提升学生宿舍安全意识,并发挥学院生活部作用,对学院宿舍定期检查监督,对安全意识薄弱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服从学校宿舍管理规定,进而避免学生财物丢失和宿舍火灾的发生。
2.加强学生引导,改善宿舍氛围
        对于改善学生宿舍氛围,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以学校规章制度为抓手,以新生入学教育和日常引导为方法,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主人翁定位。首先,通过生活委员或组建学生宿舍管理团队,对学生宿舍卫生进行日常检查,督促学生及时整理个人物品,清理生活垃圾,并通过卫生评比对相应宿舍进行奖惩,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学霸宿舍、保研宿舍、优良学风宿舍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对于沉迷游戏导致学业较差、影响他人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其回归学习本职,提升宿舍学习氛围。第三,大一入学后,引导学生制定宿舍文明公约,让学生注重宿舍成员日常交流,规定遇到问题时通过礼貌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倡导宿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多换位思考;举办特色的宿舍文化活动,强化学生集体荣誉感,推动团结合作、和谐礼貌的学生宿舍氛围。
3.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宿舍党建
        为保障宿舍党建的工作质量,提升学校党的执政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学业帮扶、宿舍文化、卫生打扫等志愿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园区活动,并将其列为党员发展的考核指标之一,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党建,全力推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结束语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久的持续性工作,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总结积累,不断深化创新。高校学生宿舍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是高校开展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应将宿舍文化建设工作与高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相连,及时查找工作漏洞和不足,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学生宿舍文化氛围质量,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增添有益推动。
参考文献
[1]王继波,刘玲娟.以党建促进宿舍园区文化建设[J].文教资料,2019(30):93-94.
[2]赵见伟,丁娟.宿舍文化建设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2):199-200.
[3]郭瑞.高校学生宿舍文化育人的功能及方法探索[J].智库时代,2019(36):76-79.
[4]郝健强.高校宿舍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实践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4):277-278.
[5]宗洪亮.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宿舍文化的融合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