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文阅读能帮助学生归类学文,积累语言,举一反三,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话题材的课文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小学中年段学生正处在爱读故事的阶段,童话符合他们的阅读兴趣。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三上童话单元为例,引导学生发掘童话中的乐趣,乘着想象的翅膀,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并试着自己创编童话,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童话;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探索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围绕一个议题指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联的一组文章,它更关注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三年级的学生需要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群文阅读正好能促进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让他们学会阅读。那教师如何利用群文阅读进行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指导呢?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挖掘主题,精选阅读材料
童话故事是广受学生喜爱的。小学中年段学生正处在爱读故事的阶段,童话符合他们的阅读兴趣。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主题单元。这个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两篇精读课文和《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两篇略读课文。4篇课文在课后习题或课前学习提示中,都提出了“感受童话丰富想象”的具体要求。总的来说,教材中的童话数量还是有限的。因此,童话群文阅读要基于教材,更要宽于教材,扩大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量。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维度出发,搜集相应的童话故事素材,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在童话主题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选择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作为“童话.畅想”群文阅读的精读篇目,选择了课内文章《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课外文章《七颗钻石》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略读篇目,选择了《安徒生童话》作为课后亲子整本书阅读篇目,并希望通过书本阅读、平台听读等多种途径,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二、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1.借助故事情节,分角色朗读想象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童话故事有着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当红头进入牛肚子之后,内心非常害怕,青头不断的鼓励红头,最终用机智救了红头。这篇童话故事穿插了很多的对话描写,我觉得在教学时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分角色朗读表演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主找出红头和青头说的话并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标注出来,请同桌选好角色,戴上青头和红头的卡通头饰,自己练习读一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在请学生朗读时,我会让学生角色体验,采访学生:红头,当你被卷入牛嘴里时,你的心情怎样?当你听说自己会和草一起被吞到牛肚子里去时,心情又有什么变化?青头,此时此刻,看到你的好朋友不幸落难了,你是怎样的心情?通过角色体验感受红头当时惊慌失措的心情和青头着急的心情,再让学生带着真情实感再去读对应的句子。另外我会让学生多关注对话中的提示语,通过表演来想象青头和红头当时的心情,让学生入情入境扮角色,绘声绘色讲故事。
2. 借助插图拓展想象
书上的插图非常重要,它往往是很多重要情节的体现。《在牛肚子里旅行》书上有2幅插图,第一幅插图画的是牛在静静的吃草,当青头得知红头已经被卷进牛嘴里时,它非常着急,尽管被牛尾巴狠狠甩在地上,但它不顾身上的疼痛,又爬到牛背上,大声与红头进行对话,为它支招。教学时,我会让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想象当时场面的危急,红头的惊恐害怕和青头的奋不顾身。第二幅插图描绘的是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与好朋友青头相拥的场面。
当学完红头的脱险历程后,我会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红头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成功脱险了,你觉得此时的红头还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请大胆展开你的想象,说一说。我巧妙利用书上插图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孩子们畅所欲言,填补书上省略号的空白。
三、科学设置目标,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本单元的写作题目为:我来编童话。在学习了前面4篇童话故事后,让学生自己学着创编故事,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特点。那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创编故事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很重要: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兴趣才能把它做得更好,写作亦如此,只有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们才会乐于表达。所以在写作前,我们需要先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对于阅读童话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而编写童话故事还是第一次。在写作前,我觉得需要让孩子阅读大量的童话故事,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故事情节。书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4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那如果单纯阅读这4篇童话故事后让学生编写故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模式,以一篇带多篇,拓展相关的童话故事,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相关的阅读,让学生被精彩奇特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从中感受阅读和写作的双重快乐。
2、利用书本资源和提问,开启学生的写作思维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那如何写出和书上一样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呢?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三上教材第40页习作《我来编童话》提供了三组词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组词语其实代表着故事的三要素:人物、时间和地点。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角色,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角色,让整个故事人物没有那么单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他们在那里干什么呢?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后来又发生了些什么呢?在一次次的练说中,一步步的开启学生的思维想象。
3、细化习作指导,完善故事情节
当学生对要写的故事框架结构有一个大体认识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情节。如《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都非常形象。《那一定会很好》一文的心理描写传神,《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想象,这些在阅读时都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从中习得写作方法,从而让自己的故事写得更加精彩。
结语
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走向,非常庆幸能够在这条道路上开展自己的实践和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数量,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群文阅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真正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学生写作水平也能得到提升,从而真正实现阅读与表达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1]许萍.设计注重“三 C” 实施注视“四多”——浅谈提高中段童话群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9):17-19.
[2]刘海荣.依托童话特色 构建趣味魅力童话课堂——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基础教育,2019(8):129.
[3]许惠洁.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在群文阅读中实现“阅读”与“表达”的融合[J].语文世界,2019(6):12-13.
[4]马丽.在群文阅读中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教苑谈艺,2019(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