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课堂。社会的,时代的要求往往通过家庭环境,主是家庭成员的言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气氛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的确,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重大。当了15年的班主任,我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离婚。当然离婚是对一门死亡婚姻的最好结局。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反应。人们在追求婚姻质量的同时,忽略了或者小化了婚姻的必然产物——孩子。
2009年9月1日,我接手了一个新的一年级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了解到53个孩子的班中,有4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的常年跟着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有的跟着爸爸,这些孩子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他们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人际关系、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出现问题的比例都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帮助,成为我日益关注的问题。在教育单亲孩子方面,我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2年来,针对这4个孩子不同的家庭、不同性格,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际,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
通过和孩子和家长的接触,我得知班中的4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离婚造成的,其中小楠的父母在她还不到1岁的时候的就离婚了,小郑的印象中,连她妈妈长得怎么样,都记不清了,可怜的她一直跟着她爸爸,因此她的性格特别内向,胆小,小郑的父母在她4、5岁时离婚,她也是跟着爸爸过日子,可是因为爸爸常年不在家,所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她,老人们往往只能做到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大多是心有余力不足,这个孩子课堂上不能做到专心听讲,自控能力差,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差,成绩一直在七八十分徘徊。小郁和小俞两个是男孩,父母离婚后,他们都由外公、外婆带着,妈妈为了忙于生计,不在他们的身边,他俩平时自控能力差,上课总是要做小动作,不能专心听讲,自理能力较差,不能理好书桌,经常是桌面乱七八糟的就跑出教室玩了。因为是隔代管教,他们为了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单亲孩子感受到浓浓的师爱和来自集体的温暖。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最根本的一条,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对孩子的挚爱。要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真诚,自己的爱去温暖学生,抚育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我深知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无比的精神养料,它既不需要美丽动听的词汇,也不需要慷慨激昂的说教,而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教师的言行之中。它浸透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幸福、自豪,萌发善良崇高的情感,增添奋发向上的力量,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起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得到的爱是残缺的,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爱。
从小楠会叫妈妈起,妈妈一词从此在她嘴边消失,过早的失去母爱,家庭生活的困难,使她的性格变得特别内向、孤僻,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但她有一个优点,爱学习,字写得漂亮。每次作业都能认真完成。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要用爱去唤醒她,点亮她心头的灯,呼唤她的自信心。当我发现她的衣服小得只能紧紧裹在身上时,我就找来侄女穿小了的衣服、裙子给她穿。班集体外出活动时,我总要问她东西带够了没有。一次去动物园,自由活动时,大多数同学都掏钱买票进儿童乐园进行娱乐活动。我发现她没有进去,只是眼巴巴地站在栏杆外面看同学玩。我迅速从卖票处买来一张票递给她,说:“你也进去吧。”她接过票,快活地像一只小鸟,看着她和同学们一块儿玩得那开心样子,我舒心地笑了。
小郑从她懂事起,妈妈就离开了她,她跟着爸爸一起过日子,因为父亲也三天两头不在家,所以可怜的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过,因为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又不自觉,加之学习能力又弱,所以小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里爷爷奶奶除了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外,学习的事是不会管的,所以,我在学习上给以耐心辅导。她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每次作业,都要错许多题,我从来不嫌弃她,不责备她,不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她,而是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作业错了,我让她在我身边重新订正。每做对一道题,我就给予她鼓励,让她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一段时间的爱心和耐心的倾注,她进步了许多,看到她一天天进步,我内心比吃了蜜还甜,同时又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除此之外,我还帮她申请了学校的爱心营养餐,让她和我们学校退协的老师结成了一帮一的对子,老师们给了她经济上的补助,为他们解决了一时之急。2012年正月,我陪同东钱湖镇政府的领导去她家看她,给她送去了节日的问候,领导还给了她800元的过节费,补助他们的生活。小郑的爷爷奶奶感动地连声说谢谢,每次见到我时,他们总是很感激地对我说:“张老师,你真好,你帮了我们这么多,你真是太好了。”听到这样的话,我很开心,我说:“只要我做的事对孩子有帮助,我还会这样做的。”
小俞跟着妈妈、60多岁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他的妈妈工作在上海,一个月才回来一次,管不了孩子。2年了,孩子的学习、生活都由外婆管。小俞这种情况,隔辈人能不疼吗?孩子上学了,每天清晨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免去孩子的刷牙洗脸,并包办孩子穿衣等一切事情。学习上外婆哄着学习,但具体指导的也少,平时迁就他的时候太多,严格的时候太少。上学时外婆也嘱咐孩子,表面看叮嘱或训斥对于孩子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入不了耳,入不了脑,也就更入不了心了。小俞从入学以来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在学校写作业时,他常常是边写边玩,,很不专心,有时还捅同学一下,影响他人。看到作业中错题,又不爱动脑思考,总希望老师、同学直接告诉他答案。根据小俞的情况,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几条措施:
1、为他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把他从第三排位置调到第一排,以便随时观察到他,并即时纠正他的行为。还比如:他的周围都是好学生,要求他们在课上不随便与他说话,使小俞能专心地听老师讲课,我还指定一位同学提醒他准备好下一节课用具再出去玩。
2、我与小俞共同制定学习、纪律、良好习惯等奖惩措施,为他设立评比表,评价为:有进步、真棒。一周如得到三次真棒奖励卡,可以得到班级奖励。在班中我经常表扬他,让他体验成功。比如,他写字有些进步,我就拿出他写的作业本大肆表扬一番,并给予最好的等第。让他在学习上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我及时与小俞的外婆联系,通过双方配合,逐步培养了他回家认真写作业并及时复习的习惯。老师每天帮助他记清作业,回家后由家长督促其完成作业,并做好复习。循序渐进,一开始从提醒、督促、再过渡到自己独立复习,第二天由老师检查。
4、多与他交流,把我的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多给予小俞,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我经常有意在他面前当着别的老师表扬他,每次他都会朝我腼腆一笑。平时我经常抚摩一下他的头,和他开个玩笑,让他感受一下母爱。
5、针对他平时阅读课外书较少,我让他买了一本《走进阅读》,每天做一篇,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缺补差,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努力,小俞的学习、纪律、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任课的老师都反映小俞简直就象变了个人似的。表现在:上课不再插嘴和随便讲话影响课堂纪律了。作业中的错字明显减少,字迹端正,有些作业甚至超过了一些好同学。上课专心听讲,课上抢着发言。经常帮助班里做好事。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默写成绩有时也达到100分。更让我欣喜的是他与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三、委以重任 培养自信心与责任心。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象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行。 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如安排值日、担任科代表、主持文体活动或班内其它事务等等,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如我班单亲家庭子女中有个男生小郁,在父母离婚后随妈妈生活,妈妈经常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他。晚上回到家时,他已入睡,早上他上学时,妈妈却睡得正香。周末基本无人管教,因此,他养成了打电子游戏的习惯,学习习惯差,作业也经常不完成或字迹潦草,成绩自然不理想。而妈妈对此除了批评还是批评,结果只是使他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我除了在生活上关心他外,还安排班上的一些任务给他,如把班上收发报纸的任务交给他,他每一次都完成得很好。在班上,我表扬了她,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感谢。期末他被评为最佳报刊收发员,他感到自己被尊重,被欣赏,渐渐的,他上课也能积极发言了,基本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也有了提高。对小楠也一样,我根据她的特长,发挥她的优势,刻意地让她担任语文课代表,让她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叹声中,在一双双期待目光中,她重新找回了自我。从此,她的眼神里充满自信,自卑心理彻底消除。这样“委以重任”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培养责任感,克服自卑感,还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班级工作和学习中,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四、多与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联系。
单亲家庭学生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我把单亲家庭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开诚布公,提醒家长孩子心理很容易受伤害的地方,努力在单亲家庭学生与其家长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并且希望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在孩子面前过多的暴露,给他们带来不应有的压力;注意改变传统的家长作风,多听取孩子的意见,遇事多与孩子商量,从而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幸福;防止因为觉得家庭的不幸而过分地呵护和溺爱孩子,在关心、爱护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面对那些已经失去或正在失去完整家庭之爱的无辜的孩子们,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是细碎和烦琐的。但是只要我们投入自己的爱心,真心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教育他们,为他们撑一片温馨的天空,这些孩子都会走出心灵的阴影,沐浴在温暖自由的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