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证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张婷婷
[导读] 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自然实验,对16名有改善人际关系愿望的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共10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前后施测,结合团体成员的反馈自评和表现进行质的分析。结果:被试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测有差异(t=2.55,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有显著差异(t=3.12,p<0.01),其中抑郁、敌对因子有显著差异(抑郁因子t=2.95,敌对因子t=2.71),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有差异(人际关系因子t=2.53,偏执因子t=2.57)。结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
        关键词:团体辅导;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其中近五成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可以说人际关系不协调己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未来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日趋成熟与稳定的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丰富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人际交往辅导将把人际交往中存在不同问题的成员组织起来,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各种心理游戏等活动,引导成员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问题,在互动中培养积极的交往理念和心态,学会尊重、移情、合作、竞争等能力和技巧,并将其迁移到自己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重塑自己的人际网络。
        一、资料及方法
        1.被试选取。面向大一各系学生招募,学生自愿参加,共16名学生,男女各半。经过测量和面谈,总体特征为身体健康,精神状态正常,无明显心理障碍,自己主观认定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困扰、有改善和提高交往能力的愿望,愿意将课程坚持下来的学生。
        2.活动步骤和方法。面向全校招募,通过心理测量、面谈筛选确定被试,选取16名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干预训练,并与之签定协议。精心设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围绕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各种品质入手,通过团体活动,使大学生在团体中分享、体验,改变他们不合理的认知、行为及情感体验,学习与人交往尤其是沟通和合作的策略和技巧,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时间从2018年11月开始,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11次活动22小时,同时辅以个体心理咨询;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二次施测,两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填写“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通过量表评估及团体成员反馈表,进行效果分析。
        3.测试工具。(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本研究采用郑日昌主编的大学生心理诊断中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2)症状自评量表。本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3)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该问卷主要收集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达成、团体凝聚力、团体的满意程度,以及团体成员对人际交往的改善状况等等各方面的评价。
        4.活动方案。第一单元,相逢是首歌成员相互认识,掌握初步的交往礼仪,共同商定团体契约;第二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进一步增进成员的了解和接纳,增加团体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第三单元,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使成员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和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第四单元,自我探索——我的问题在哪里?探究自己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体验人际交往中接纳和排斥的感受,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归属感对人的重要意义,学习移情的技巧。第五单元,我就是我——自尊和自我悦纳学习自我肯定技巧,学习接纳自我,同时也学会拒绝别人。第六单元,我好,你也好——人际交往中的心态训练。调整成员的交往心态,能够真诚欣赏和赞美别人。第七单元,牵手你我他——人际交往中的助人训练让成员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第八单元,心有千千结——如何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启发成员学会处理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学会有效地化解矛盾和冲突。第九单元,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和分享的体验通过团体协作,学习合作的技巧,体验分享的快乐。第十单元,真情告白——明天会更好。回顾团体历程,检视自我的成长,分享收获,处理离别情绪,给予彼此祝福。
        5.统计处理。所有统计数据用SPSS11.5for windows软件处理。
        二、结果
        
        3.团体辅导后成员自我评估。从团体成员对活动的意见反馈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成员对团体心理训练是满意的,认为团体的目标基本完成的占80%;圆满完成的占60%,在满意程度上,比较满意为85%,非常满意为70.5%;在效果上,认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帮助的占65%,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改善的有52%.其它如团体的凝聚力、团体成员对自我和对他人的了解程度,对团体的喜欢程度都达到50%以上,说明人际交往训练对改善成员的人际关系是有效的,团体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从成员在团体辅导后自我评估看,团体成员加深了对自我和对他人的了解和接纳程度,大部分团体成员认为自己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认知、情绪、行为有了明显改变。认为自己在团体辅导后自信心有所增强,能更好地信赖他人,能够在新环境中与不熟悉的人交流;个人的孤独感、不安感有所降低;对自我偏低的认识有所改观,学会换位思考和自我接纳。一个成员在总结中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处境和想法,同时交往的心态也很重要,这些都是我原来欠缺的,要是能够早参加这样的活动就好了,我就可以避免原来犯过的好多的错误,真是庆幸我参加了这次活动,以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是抱着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参加这个活动的,在活动中,老师引导每一个成员谈对人际交往的看法,设计很多场景实践和体验人际交往的策略和技巧,正是在这些活动中,我认识到以往我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很多不合理的想法使我往往陷入人际矛盾中不能自拔,人际交往的四条黄金法会让我受益终生,我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很多同学在活动感想和收获中都不由自主地表达了对团队伙伴的感谢和对未来的祝福,“怀念这段时光,感谢伙伴给予我的接纳和支持,希望大家未来的日子更美好。”
        三、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在团体辅导中分享、体验,可以改变他们不合理的认知、行为及情感体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2)由于团体辅导有限,也无法兼顾个体差异,在团体活动中暴露出的深层次的价值观问题,需要在个体辅导中加以解决。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与个人辅导相结合,既提高了团体活动的效率,也解决了团体活动中不易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伟.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2019.
        [2]尚俊.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证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