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信息技术课应该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魏锋
[导读] 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
        摘要: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需要遵循高中生发展规律,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促进信息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生信息技术课应该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培养
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信息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难题。
一、何为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综合素养的一种能力,当中信息意识包括信息敏感和主动获取的态度等,当然也包括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处理能力则包括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分享等能力。信息素养的意义在于通过提升个体的信息技能,丰富个体的信息知识、增强个体的信息意识、规范个体的信息道德来实现个体的职业发展的持续性。因为个体借助网络媒介,运用搜索工具可以迅速地更新与职业相关的信息,敏锐地对自己所在的职业环境的变化趋势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响应,使个体持续地满足职业需求,确保个体价值持续得到实现。
二、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能力不足,教师质量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课程虽是一门不需要参加高考的“副课”,但它对教师的要求却相对较严格。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及时获取新信息、不及时更新知识结构,那么课堂教学中将很难抓住教学重点。例如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大都将重点放在课本知识讲解及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上,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二)网络使用目的不明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中生在信息获取方面的能力具有显著提升,据有关数据统计,高中生利用信息渠道获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是应用与知识面的拓展,知识性信息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这说明大部分高中生能够正确应用信息资源;但是,调查数据显示,30.5%的信息与聊天和游戏有关,说明一部分高中生将网络信息活动作为课余时间的消遣方式。可见,目前还有部分高中生对网络信息使用目的不够明确。
        (三)教学模式僵化,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多停留于“课件+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总是先范例演示,学生依样画葫芦再操作一遍,接下来就是练习巩固,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技术的掌握固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被枯燥的课本知识扼杀了。
三、高中生信息技术课应该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目标指引,增强信息感知意识
        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明确目标设置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操作步骤。在对教学目标进行筛选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教材特点,考虑高中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一样,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目标也要从三维角度展开考虑。使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唯有如此,学习目标才是科学有效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该成为重要学习目标。


        (二)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未列入高中考核范畴,因此有些只专注于考试和成绩的学生甚至是教师,都未对该门课程入应有的重视。因此,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首先需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能力提高,将其视为各科学习应用的基本技能之一,彻底改变功利化思想,转变教学思维。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处理各学科出现的大量知识和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择取有用的、准确的信息,提高对知识信息的处理能力。有效的信息处理能够帮助学生准确锁定核心知识,在正确的知识点上运用时间和精力加以理解,从效能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重视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需朝着锻炼学生计算思维的方向加大教学力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处理,区分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并将有用信息加以处理,从而形成一定的计算思维,用以指导日常学习和实际生活。
        (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地位低的现状,教育部及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度,充分认识到培养信息素养、发展计算思维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合理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每个星期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首先,学校要加强与地市学校的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其他学校优秀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管理方法;其次,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帮助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以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四)拓展训练,培养信息素养
        单纯的学习活动难以满足教学现实需求,教师需布设适量的实践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训练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启动、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体验和启发是多元的。训练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适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教师要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筛选,选取最优秀的作品。在参观展品的过程中,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待作业的态度,思维维度得到无限延伸,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了崭新认知。例如学习《使用数据库》,为了让学生对数据库的作用有更清晰的认知,教师布设训练任务:某国出现了一场病毒感染,这些病毒的威力极大,它们依靠气进行传播,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你能使用数据库将下列信息呈现出来吗?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设计。学生对训练异常感兴趣,所以很快完成任务。趣味训练很好地检验了学生的认知成果。训练结束后,教师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供学生学习、借鉴。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培养学生与互联网相关的知识以及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于人才所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而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高中时期的信息教学对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信息素养加以培养意义重大。必须要把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方向。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技能,指导学生以规范的方式来应用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且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力求能够为更好地进行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吴斌.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56-658.
[2]陈延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49.
[3]朱立民.论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之信息素养[J].中国新通信,2019,21(06):196.
[4]马灵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探讨[J].成才之路,2018(33):41.
[5]王聪聪.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电脑迷,2018(10):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