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线上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杨琴
[导读] 技术创新与课堂改革放在三年级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技术创新与课堂改革放在三年级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的目的除了辅助教学外,重要的是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改革     问题解决能力
        本学期,新冠状病毒肆虐,全国上下兴起了停课不停学。作为特殊时期的教育方式--网课,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上网课,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的目的除了辅助教学外,重要的是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作为网课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帮助了教师或孩子解决教或学的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堂改革自然融合进行教学。那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怎么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呢?我通过展示课件、微课;利用微信、QQ与家长、孩子及时交流以求得好的教学成效。
        一、教学案例:
        以自己经历的实际例子说说自己的认识。一周,我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单元是在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有: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案例
        在三年级上期,班里孩子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是自己教的,所以每个孩子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己还是有信心的。可投入实际教学以后,网络授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以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8页第5题为例。
       
        孩子在动笔以前我就在学生的QQ群里发了“简单的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微课。要求孩子先看微课,再完成练习(其中就有第5题)。给时间让孩子看完微课,独立完成练习以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五彩缤纷”。
(三)情况分析
        这次交上来的作业,班里有多个孩子把题做错。发现问题后,我QQ联系孩子,询问他们做错题的原因以后,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把孩子们出现做题困难的原因进行了一下整理:
1、周长、面积概念不清晰,计算方法想混淆的错误。
2、网课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弱。
3、没看微课,直接做的作业。
4、掉以轻心,以为简单,没注意细节。
5、还有就是看见题不做深入思考,直接做题的。
6、做题没有章法,既不勾画单位,也不注意所求的内容。
        当看到孩子交上来的作业是这种情况的时候,自己也不免有些生气。开始想的就是:“孩子没有认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这一次作业。”学习的态度不好呀,问题比较严重。过了一会儿,再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平时老师、家长都夸的孩子也会错?”所以,要简单归为“孩子作业时态度差”还是比较牵强的。从理解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就会有一些自责:三年级的孩子还比较小,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好些家长已经复工,要他们在没有大人监督的情况下,老老实实看微课、老老实实完成作业还有一定难度。可面积意义、面积单位和面积计算都是十分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必须让每个孩子学会。“怎么让孩子掌握这部分知识呢?”我是这样做的:
        (四)解决策略
        1、我把这1题的截图发在群里,开通QQ语音,一步一步教给他们解题的方法:(1)读题;(2)先找出问题要求的是什么?(3)找出相应的关系式;(4)勾画出数量后面的单位,问题最后要求带的单位。
        2、在孩子把这些完成以后,有人就发现条件中的单位和问题中最后要表达的单位不统一。


        3、趁热打铁,我发问在群里“所求单位要与问题中的单位相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很多孩子都悟到了要“化单位。”
        4、运用QQ群,展示孩子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周长及推导公式。方便孩子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五)结果呈现
孩子再把作业传上来时,几乎都是正确的了。
        网课期间,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灵活的运用于教学中,确实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方法的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所以在主动认识、积极学习、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时候,我们要明确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开放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空间。那么,在网络教学期间,怎样把“信息技术运用与课堂改革相融合”,力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一)、与同年级的老师商量,选择用时少,又能讲清重难点的优质微课给孩子观看。对于孩子“看微课”这点,要落实到实处。可以运用QQ群提醒、监督;运用QQ语音和家长、孩子沟通,想办法让孩子把上网课当做面对面进行的正式的上课。
        (二)、与同年级的老师商量,在保证作业量不多、压力不大、每天都有新收获的要求下,布置出科学、合理的作业。
        (三)、班里的孩子少,所以我班的作业进行了全批全改。网络批改作业,很多时候都是无声的,怎样把这无声的批改变为有声的反馈呢?我在网课中是这样做的:
         1、在孩子提交作业后,发现了问题,不是直接打把“×”,而是把孩子作业复制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把批改的结果、讲解的话写出来,再截屏发给孩子。
         2、问题比较多,一两句说不清的作业,我就直接运用QQ语音,一对一进行辅导,这种方式方便、高效。这样下来,孩子再发订正过的作业来时,正确率高了很多。
        (四)、及时在群里解决孩子提出的问题,做好答疑解惑工作。
        (五)、在QQ群里发出做题要求:比如:1、做题时要勾画出问题中要求的内容,比如“面积”、“周长”这些字眼;2、要勾画出数字后面的单位,单位不统一的要把单位化成统一的以后才能进行列式。
        (六)、平时讲这些要求时,课堂上讲一遍、两遍,遇到批改孩子作业时,他们错了,还会讲一遍。一个要求反反复复讲个无数遍!上网课时,发现同样的问题,我只需要把这段话,“复制--粘贴--发送”就可以了,简单、轻松、愉快,“白纸黑字”的把要求展示出来,学生通过“看”,获得的要求也明确,效果不错。
        (七)、为了找到合适的微课,自己会去浏览大量的网站,从中寻找优质的教学资源,在观看、筛选的过程,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上网课期间,自己还学到了用手机录制“不能下载的视频”的法子,让微课多了可以利用的资源。
        网课对于孩子们呢?他们除了可以观看全国优秀教师的微课外,当我要求他们把“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长方形”的过程拍好录像传来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作用就很明显了:孩子拍好的录像传在QQ里,我有时间的时候就可以一个一个细看他们操作的过程,然后给予评价和指导。
        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不仅仅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在这中间,老师和孩子有个互动:观察孩子听课的专注度、回答问题时语言的组织能力、观察孩子的表情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把握本班的重点与难点等等。虽然,单纯的网络授课代替不了老师面对面对孩子进行的教学。但,在网上辅导完孩子后,自己看见他们发出的那一个个“谢谢老师!”的字时,心里还是挺暖和的,所以还是珍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更巧妙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改革,让孩子更加愉快的投入知识的海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