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强调:“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片断作文训练,化整为零,降低写作难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各个击破,让学生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详细、更策动分层推进,为写大作文积累了写作素材,也使语言表达更富有个性,从而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片断作文 无米之炊 语言表达 突破口 乐写
一、片断作文教学的背景。
提出“片断作文”是源自对当前中学作文现状的反思。一直以来,作文课都是这样一个程序:教师布置一个作文题目,提出写作要点,讲解相关作文知识,提供与作文题目相关的优秀范文,学生写作文,教师批发和讲评,这种流行的模式似乎尽到了“责任”,但它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拥有写作素材状况的关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没有根本解决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和“有米也不会炊”的难题。因此,尽管教师讲得声情并茂,学生却依然苦不堪言,90分钟的作文课过去了,有的学生的作文簿上一片空白。学生一看到作文要求写600字就唉声叹气,或者胡编乱造,或者不完篇就上交。内容也是乏善可陈,语言更是如自来水一样。可见,作文素材的缺乏,语言表达的干瘪成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瓶颈”。只有当学生有了表达的内容和愿望,并学习用恰当的语言方式来表达,才能增减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近些年来,我尝试着以片断作文训练为突破口,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好作文,让学生学习作文,写出作文,乐于作文。
二、片断作文教学的特点。
1、低起点。片断作文训练,降低写作难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片断作文写的是一个断面,学生完全有能力把这个片断写生动、写具体。学生每次为写600字以上的大作文而烦恼,但一听说只要写100字或200字,便欢呼雀跃。这在心理上为学生怕写作文卸去了一道枷锁,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易操作。(1)在训练的时间上不受大作文训练两周一次的约束,可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也可放在课后作为提高作业完成。(2)写作的内容可与本节课文教学有效的,也可是一段时间内比较固定的一项训练,比如与单元内容相结合,一般两周一个单元的课文教学,则片断作文也与此相关。(3)在写作的形式上也比较灵活。对于写作层次较好的明确要求要自己创作,对于写作层次确实很差的可以适当作摘抄,但语段必须符合相应要求。(4)讲评形式也可多样化。课堂小组交流,课后板报摘评,美段荟萃等。而且教师以鼓励性为主,多打高分,只要符合要求,就应提到肯定,讲评也要及时,现写现讲,从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促进学生体会语文变化的妙处与乐趣。
3、重积累。生活即语文,片断作文教会学生截取生活的闪光点,在学生有意和无意之间捕捉生活现象的种种细节,让学生明白一个鲜活的“生活细节”顶得上干巴巴的千言万语,因此,片断作文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也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事物的观察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
三、片断作文教学的模式。
(一)仿写式——学习运用语言。如画画要先临摹,练书法要临贴一样,学生学习语言上也要让他们有章可循。课堂教学中,我会特别注意每篇课文中都有一些句式优美、结构整齐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对照这些典型的句段进行仿写,学会用句组段。这样,片断作文教学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扎实了语文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
1、学用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一段用“扫、露、支、撒、系、牵、走、拉、罩”按事情发展顺序,连续而有条理地描写捕鸟的全过程。
片断训练:以“钓鱼”、“拔河”……为题写一片断,至少用5个动词,表现人物特征。
2、学写法。如《济南的冬天》的开头和《夏》的结尾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中心,仿写一段,突出我的家乡、我的兴趣……
(二)扩展式——将细节写详细。主要是针对相当部分学生的文章远处写起或在作文中的关键细节上只用一句话形容,出现语句单调而枯燥等问题,写作时让学生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学会扩展,写详细。
1、语言描写的扩展。首先,学生要熟练的学会关于“说”的三种书面形式,然后,(1)可在“说”之前适当加入关于说的语气或语调的形容,如他用小得像蚊子一样的声音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2)可结合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例如:傍晚,他回到家,轻轻地打开门,低着头悄悄地走到妈妈身边,不由得红着脸,心里像揣着一头小兔,怯生生地说:“妈妈,今天发语文试卷了,我又没考好。”这样,让“说”变得详细,如闻其声。
值得注意的是:扩展式的训练并非一定要人物描写,其它内容也都可以展开。特别是写段落时,常用“中心句+支撑句”,使每一个段落的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策动活泼。而且,以上的各种扩展内容也常常是综合运用。
(三)情境式——将细节写生动。写人记事的文章,所写之人,所记之事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发生,发展。而且作文要用细节展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文章才会散发出生活的气息,才能展现出生活的斑斓多彩,片断作文训练,很好地培养学生把细节写生动的习惯,再者,学生写作文时常为达到规定字数而苦恼,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细节写不生动,多是记流水帐,用片断作文训练,教学生在细节,尤其是表现中心的关键细节上写详细,写生动,让学生作文由直白的叙述变为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当时的情境”。只有写出这些特定情境下的细节,文章才会感人。
1.分段式对话描写片断,再现情境。生活中的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不波折、小冲突、小矛盾,学生就可用这种分段式对话描写把当时的情境再现出来。比如“同桌帮助解决难题”,“老师苦口婆心劝导”等,将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当然,除了说什么要写出来之外,也要加入必要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让读者似乎看到当时的情景,感受到当时的氛围,而不是“他认真的帮助我解开这道题”,“老师又把我批评了一通”一两句话就结束了,使一些“有米而不会炊”的学生也可以游刃有余的“炊”起来。这样,文章自然就具体生动了。
2、景物描写片断:设置情境,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哪一个不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又最容易让我们忽略的呢?写景的片断作文,训练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领悟,将自己放入生活这个大舞台上,确实写出人物活动时特定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突出性格。
3、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片断,突出情境。注意点的把握,面的烘托。比如学生写:“发试卷了,我非常害怕”一句话就结束了,在提示可按时间顺序写发试卷前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其它同学拿到试卷的神情,写老师的目光,写同桌的议论等等来烘托,要尽可能地把当时的情景写出来,从个别的“点”到整个“面”,既写出自己的害怕,又用其它人的表现烘托出自己的害怕。这种“烘云托月”的写法在多次片断训练后,学生习作的思路打开了,自然而然会在写一个细节时多方面加以关注,又能更好地突出主体。
总之,坚持片断作文训练,并不是只写片断,而是要让其和成篇作文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使学生能养成勤动笔,爱琢磨,乐思考的习惯,和写作结下不解之缘,如此有效解决学生写作“无 米”的难题,又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变怕写为乐写,变胡编乱造为水到渠成,变 “写不好”为“写得美”,让片断作文变得更加精彩,真正实现 作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