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随文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韦绍文
[导读] 论文是本人参加我校城区级课题:《农村低年段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研究实践中
        [内容摘要]论文是本人参加我校城区级课题:《农村低年段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研究实践中,结合理论总结出了随文识字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具体为:由熟字带生字、结合实物识生字、运用字理识生字、课外拓展识生字。这四个方法科学、高效,易操作,可推广。
        [关键词]  随文识字、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1-6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提出了2个要求即:会认、学会。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由此可见,新的课标对学生的识字要求非常重视,同时也是对老师的识字教学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正是识字的黄金时段,如何抓好这项既简单,又复杂的识字教学工程?我觉得随文识字教学是一个高效的识字教学手段。
        所谓“随文识字”: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意境学习汉字的方法,其最大的特性是字的学习离不开语言、意境。下面谈一谈自己在随文识字教学中的几个有效的策略。
一、由熟字带生字的随文识字教学。
        所谓熟字带生字就是指:学生把学过的字,根据字的相同之处如形、音、义等,迁移到新字的学习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在教学生字时,先根据字形进行形近字的区别,让学生记住生字的形;然后结合形声字的特性学会读,最后就是根据字形、读音,结合课文的语言、意境理解字义。如:课文《母鸡》里有“讨、掘、伏、歪”等15个生字,教学时,我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当遇到需要学习的生字时,为了方便快捷,我就运用由熟字带生字的随文识字方法教学生识字。如“掘地”中的“掘”,先根据字形相近的特性,由熟字“倔”带出生字“掘”;再结合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生字的读和记的学习,最后根据字形、读音,结合语言、意境,引导学生理解字义:
        (1)小明那倔强性格,让他有一个不服输的特点。
        (2)它教鸡雏啄食,掘地,用土洗澡.......
        这两句中的“倔”和“掘”如何理解?老师提示:“倔”是单人旁,与人有关,通过句意看出是与人的性格有关。学生很快感悟出:“倔”脾气倔,不听别人的劝导。“掘”是提手旁,与做事有关,“掘地”的“掘”即是“挖”的意思。这个简单的学习过程,一让学生对“倔”和“掘”的字形区别;二是字音的区别;三是字义的理解。一举三得,效果显著。
二、结合实物识生字的随文识字教学。


        利用直观实物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趣、易学,牢固。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里有关蔬菜名字的识字教学:韭菜、芥菜、芹菜、青蒜、辣椒等。我在上课时,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对各种蔬菜常见又熟悉,且易收集。因此,课前我让学生从家带来蔬菜,上课时可引导学生直观地观看各种蔬菜实物,对照蔬菜名称的文字,结合形声字的特点,自主感悟出字的读、形、义。这样的随文识字教学,由于把汉字及汉字的特性和直观实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就会把刚学过的汉字的音、形、义牢牢地印在脑海里,识字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三、运用字理识生字的随文识字教学。
        小学低、中年级段的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插图,目的就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加深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在识字教学中,通过视频演示字理的随文识字教学,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学习,效果也会很突出的。如在古诗《塞下曲》教学中,“月黑雁飞高”中的“雁”学习,我通过PPT演示“雁”的字理:三个“人”形,“三”表示多,“人”形表示以“人”字行飞行的候鸟,就是大雁。学生边看演示,边听讲解,就能把“雁”的音、形、义学会了。
        此外,在渗透字理识字教学中,还可结合形近字进行拓展学习。如在教学《蜜蜂》一课中,通过字理识字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辨”的含义:我用短语提示:用心去辨?学生马上悟出:辨别、分辨。然后我拓展到“辩”,用语言去辩,学生又很快明白:争辩,辩论。像绳子的“辫”,学生悟出:辫子、发辫。
        总之,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是通过汉字演变过程的演示,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学习中,很快地学会了这些汉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字理识字的学习中,学到了学习方法。
四、课外拓展识生字的随文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只放在课堂教学中,还可根据小学生好胜心、荣誉感强的特点,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阅读课外读物学生字比赛”,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课外读物,并收集和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5-10个生字。这校做的好处:一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兴趣;还有:到大街上纠正错别字比赛、春节读春联识生字比赛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既巩固、拓展生字的学习,还培养了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识字教学活动中,随文识字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还能提高识字的效率,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化,进而促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质的转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今后,我们只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学生一定会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一定会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