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提高,对于教育也越发重视。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新课改也在不断推进。为了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要改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模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中职、高职最主要的专业之一,也在这几年成为了热门的专业,因此,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推进国家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问题;对策
引言:机电一体化专业涵盖了多方面,有理论实践、实习操作以及具体实践等三个方面,这些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能够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素质更高的专业性技术人员。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对于人才培养方面也更加偏向于技术性人才,致力于能够更好的发展未来机电行业。机电行业对于我国现代的工业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概述
目前,我国多数的高职、中职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有的只是作为辅助课程进行教学,但大多数都是专业教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当学生对该专业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后,就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基本所有的学校在对这一专业进行教学时所采用的模式都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有趣。机电一体化专业是近几年开设的,对于这一新颖的课程,学生对其内容会有更大的兴趣,也会有更多的学习热情。对于某些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本身的基础知识水平较低,但是机电一体化是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这也是吸引学生去学习的一个点。第二,专业的实操性强。机电一体化教学相对于基础知识教授,更注重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正是由于实践性强使得学生在将来找工作时更够更加具有竞争力。第三,所涵盖知识面广。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涵盖了机器与电力两个部分的,所要学的知识很多,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扩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弱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大都开设在中职或高职学校,因此其教师资源不足,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高,这对学生学习会有很大程度影响。有相关数据显示,读书中职学校或高职学校教师资源缺乏,有的教师甚至是身兼多职,这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另外,由于中职学校对于教师的学历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因此对教师的招聘门槛较低,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低下。即使近几年来,教育部门对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中职、高职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渐增强,但是仍然不如普通高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能力。由于开设该专业院校的水平,导致学生无法更好的学习知识,达不到社会对该人才要求的标准。
2.教学模式落后
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建设中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多。由于国家传统思维的影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都处在一个还未发展的阶段、陈旧的阶段,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要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急需要技术性人才的涌入,国家为了增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学校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3.课程体系还未完善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机构都面临着更新的挑战和要求。根据一些资料显示,许多技术学校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忽略了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减少了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内容学习时间也减少了。这样虽然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但是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由于招收的学生专业水平不同,对学习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当将许多的时间花在培养综合素质上,而忽略了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反而与最终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培养出来的专业性人员也无法到达社会所要求的标准。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相对措施
1.优化教学环境
对于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说,实训是这个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良好的实训基地对学生学习有关键性作用。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能力,充实自己的内涵。优化教学环境氛围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就是物质方面。学校可以和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交流。还可以与专门的公司进行合约合作,将来学生从学校毕业能够直接进入该公司工作。第二点就是人文方面。学校应当引入更多专业性的教师团队,积极培养出优质的教师团队,更新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时代的发展接轨。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实践动手的能力。
2.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要想提高学生专业的技术水平,更应当重视对教师团队的壮大和建设。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学生的自身实践。在之前几年里,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对于师资的提供远不如普通高中,近几年,教育对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培训越发重视,也增加了对教师资源的投入。中职学校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听讲座,了解社会对于该专业的重视程度和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还能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成长、丰富自己的阅历。
3.完善课程体系
针对上面所提到的机电一体化课程不完善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完善一个课程体系,首先就是要确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育总目标,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方向来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对于该专业的教学,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变为实际,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操作流程和步骤,能够进行实际的机电操作。其次,就是要适当增加实践内容。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扩展,增加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4.将理论付诸实践
在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教学上人们也更加注重对实践的运用。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教师将基础知识的学习看的过重,认为基础知识才是学习的关键,缺乏对理论的实践,导致学生所学的机电一体化无法在将来得到运用。教师要做的就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学生如何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这就好比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课本知识再多,还不如教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实践模拟视频的方式,更多的了解机电一体化的时间内容,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进行一些专业化的操作,进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
结束语:
综上,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于技术性和理论性人才的需求增多了,因此,更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多数开设在中职、高职院校,因此,要加大对该类院校的资金投入,增加对专业师资团队的投入,扩展学生的视野。在现在的社会中,机电一体化涉猎的范围很广,要掌握的内容也很多,可操作性很强,应当加强对该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占红.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10):277.
[2]祝铭一.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南方农机,2020,51(10):83+206.
[3]张军.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2020,51(09):214.
[4]管天福.论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湖北农机化,2020(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