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问题化教学也是初中科学教学教改的目标要求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积极探究思考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育 ;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理念起源于美国,这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学方式在国外备受教育界关注。近年来,国内及时更新教育改革体制,将学生初步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积累学习方法的过程逐渐提上教学日程,广大教师尽力改善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引导初中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并积极解答,尽快使初中教学脱离“灌输式教育”的崎岖道路。
一、问题化教学的含义
问题化教学(PEI:Problem Enriched?Instruction)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初中科学教育中引入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首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机制落后,缺少一定的创新,学生也缺乏必要的问题意识教育,表现在课堂上是学生不敢发问。因此,时代发展下的初中教育要求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并带领学生解决学习的疑惑。创新的开始一般源于问题的提出,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时代创新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其次是新课改的需要,传统的教育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被动,常常根据教师的要求放弃了自己对问题的疑惑,其问题意识发展处于消极的状态。新课改的提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认知、探索能力。由此,教学要求学生要勇于和敢于提出问题,从而真正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后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初中科学教育中引入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要求教师要科学教育课堂上积极创新思维教学模式,采用以旧引新、设置悬念、加强沟通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勤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会激起强烈的学习热情,会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接受新的科学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由此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升自身问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积极的提问题,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意识培养环境,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来创设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生“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这节课之前,教师会介绍生物和环境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也会改变环境,之后导入新课。提出生物的生存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之后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物生存和条件支持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初中生会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鱼离开水就会死亡;南方的植物移动到北方会发生死亡等。其次可以通过科学史的学习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些生动、感染力强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自身探究知识的欲望。比如在对“生长素和植物的向光性”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的形式来向学生介绍达尔文等科学家对生长素发现的历史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展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更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改变传统教师机械化教学、学生被动式学习模式的关键,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本着“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教学,为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思考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与此同时,还要做到大课堂教学的收放自如,明确提问和解答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广纳学生对问题思考的不同观点,不能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否定。再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问题的潜在因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最后,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一系列具有挑战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让学生感受到解答疑问后的成功体验。
(四)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科学实验作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实验法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科学的演示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甚至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放于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科学学科的序言时,可以适当地加人科学实验,作为整个教学的引导,其中“魔术点灯”是非常好的实验素材。教师首先在一根玻璃棒上滴几滴浓硫酸,然后在将玻璃棒和高锰酸钾接触。接下来教师将玻璃棒和酒精灯的灯芯进行接触,通过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反应引燃酒精灯。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玻璃棒能点燃酒精灯呢?”这种情境创设法能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化教学模式,是非常符合学生心理成长要求的,让教师轻松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快乐积极地吸收课程营养。从教师角度看,一改往日的教学模式,有了更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角度看,锻炼了发散性思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学会以问题为导向求知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对整个生命都有意义的学习习惯。
初中科学教学课程中实施问题化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利用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可以促进学生增强学习热情,让学生紧跟教师思路,在课程推进中积极思考,积极提问,善于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解决问题视为求知的美好成长过程,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终生受用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