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意识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此,教师应结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落实新型的教学方法,从而取代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法,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达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引导
引言
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从高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压力,而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一年级就有学考任务。因此,教师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线上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从近期疫情带来的影响可以发现,线上教学有非常多的优势和实践价值。线上教学可以解决很多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问题,通过开展线上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教学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表现形式,还可以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教师要认识到线上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此展开研究。
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通过调查研究、整理分析发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较为浓厚,这是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线上教学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高中学业较重,信息技术课程又只在高一年级开设,因此学生没有太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信息技术。即使学生有兴趣、有时间、有精力,也没有好的资源平台来学习,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研发线上资源平台来实现线上教学,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
新课改后的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教学从零开始,但由于不同学校其教学水平不均衡,教学时间不一致,导致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应用技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外,虽然中考有信息技术考试,但有的学生不重视,只是在考试前进行突击练习,即使当时练得比较熟练,也只是表面记忆。这些因素都给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也妨碍了学生综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最大动力,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唤起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成绩。这种片面的教学评价不适用于信息技术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为有的学生理论考试不理想,但实际动手能力不错,教师由理论考试不好就认为其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降低教学评价本身的意义和效果,对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十分不利。
二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兴趣引导的策略
(一)运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创新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且在学习中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很难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影响到进一步的学习发展。因此,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如运用任务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归纳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在明确任务后,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归纳知识,并且在自主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整理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在自主整理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激发了对自主总结教学内容的兴趣。
教师在成功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以后,学生也会积极完成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
(二)多元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元任务驱动,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使下,围绕具体任务,展开资源整合、学习探究。在高中信息技术设计时,教师要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给学生布设针对性学习任务,从而顺利启动教学。布设任务时,教师要综合考量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给出多元化选择。在自由选择中,课堂操作才有可能顺利推进。教学活动以任务的形式出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认知启迪,在任务执行中,逐渐感知到知识的内涵,课堂效度也会大大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整合能力较强,很快将学习目标梳理出来。在明确教学目标时,教师给出具体内容,但需要学生进行优化、整合、归纳。这样一来,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整理出来的,学生对目标有深刻印象,这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有极强促进作用。
(三)建立线上交流群,引导合作学习
及时交流反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做好学生的监督工作。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过程的管理,并通过线上交流软件随时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有效避免学生自律性较差引起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群或微信群来给学生提供线上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得学生对课堂的想法既可以自由分享在群内,又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多人视频聊天,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并通过讨论交流得到解决。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并对此进行线上教学的优化。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线上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一些线上教学资源上传到群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开展自主学习,并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到群内,引发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来共同解决一些学习难点;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方向,以此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
(四)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活跃氛围,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明确这一点以后,教师要注重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活跃氛围,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会中对合作学习十分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先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之后结合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平时成绩,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意识。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主动商讨和分析,不仅活跃了思维,还能更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对合作探究感兴趣后,能够以极大的热情主动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又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如应用提问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都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课程内容感兴趣后,便会主动完成、积极解决问题,逐渐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鼓励学生、播放生动的课件、运用互动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互动,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浩.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4):52.
[2]陈尧.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01.
[3]秦亚兰.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18(36):68-69.
[4]郑曦铭.自主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8(36):98-99.
[5]周东生.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主题式教学的运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8(3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