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教学任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江依缦
[导读]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为培育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为培育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教学活动,幼儿教师要树立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也开始意识到,游戏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教学;学前教育教学任务;应用策略
前言
        国内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这么说过,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大自然是内涵最丰富的教科书,大自然引导我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感觉。那么幼儿教学活动如何保证其效果呢,我们要积极贯彻指导纲要的要求,不断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游戏教学活动,发展幼儿多种能力。
一、学前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一)游戏教学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
        随着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幼儿就开始需要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学前教育对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像青少年一样通过社会事件活动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因此,学前教育要积极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深化对世界的认知,游戏其实就像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缩影,通过极具趣味性的活动方式,幼儿表达了复杂的社会行为。
        (二)游戏教学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保证
        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幼儿的心理障碍都是由于不适应社会产生的,因此,学前教育活动要重视幼儿发展的这一问题,教师要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幼儿的情绪得到及时的排解。同时,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与周围人开展交流。
        (三)游戏教学是幼儿身体发育的促进手段
        幼儿时期是幼儿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在这一阶段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幼儿的机体发育。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段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实际教育中,除了日常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外,游戏的开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二、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功能作用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
        幼儿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都要做一定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时,一方面要考虑幼儿好奇心强烈、玩心强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又要结合教学计划,灵活安排游戏教学内容。幼儿的性格特点要求幼儿教学的活动要多样,形式要丰富,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儿会面临一定的运动风险,教师要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前提下,研究一些幼儿更喜欢的游戏项目,比如说堆积木、蛙跳比赛等,在这些游戏项目进行时,对幼儿进行分组,让学生按照小组展开游戏比赛,比赛前向学生讲解游戏小常识和游戏规范,幼儿在热烈的游戏氛围中,自然而然就喜欢上学习。
        (二)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主要手段
        幼儿教师还可以想办法增加游戏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幼儿真正爱上学习。

幼儿都爱表现自己,甚至喜欢出点风头,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幼儿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幼儿在这个平台上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表现加以表扬和指导,这可以帮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其他幼儿参与互动,互相分享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幼儿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
        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校园活动,还发展了幼儿的感官功能。教师还可以在游戏中向幼儿传输一些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气质,进而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
三、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游戏教学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
        根据幼儿这一年龄阶段的发展需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当前社会幼儿游戏教学存在游戏区域狭窄、幼儿活动空间不足,造成幼儿活动时扎堆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幼儿园环境空间不科学、不合理的规划,幼儿园在建设幼儿户外活动环境时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选取较少,游戏活动区域的利用率不高,造成场地和资源的浪费,同时幼儿游戏活动区域的墙面和立体空间没有完全利用起来。幼儿园要切实根据幼儿活动时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到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幼儿这个年龄阶段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区域类型,对于幼儿较为集中的区域,随着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调整和创设游戏区域。
        (二)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幼儿园阶段的游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教学类型和形式的选择上,要从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出发,构筑以目标定位的多元化的游戏教学形式。幼儿园虽然都是幼儿,但是也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选择富含挑战性的难度适中的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增强幼儿体质。
        (三)开展制作类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制作类的游戏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园普遍都开设了手工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手工课程,不符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教师需要重视所有幼儿在游戏中的热情,尽量让所有幼儿都有机会开动脑筋,展示自己。
        (四)开展实践类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幼儿受到年龄想限制,无法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但是幼儿的发展又对实践活动有需求,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实际需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类的活动,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在游戏中协调自己的社交和动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促进幼儿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我们会继续重视幼儿园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洋. 从幼儿园的游戏教学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9).
[2]金磊. 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16).
[3]朱丹. 游戏教学在幼教中的应用研究[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000(007):264.
[4]周君, 董雪, 杜金山. 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26).
[5]桑月. 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的运用研究[J]. 新作文:教研, 2018, 000(005):P.251-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