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实践法在幼教心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巩春蓉
[导读] 在当下幼教心理学教学中,由于心理学较为抽象,对学生人生阅历、体验要求较高,所以幼教心理学教学工作能有效开展无疑面临较大挑战。
        【摘    要】在当下幼教心理学教学中,由于心理学较为抽象,对学生人生阅历、体验要求较高,所以幼教心理学教学工作能有效开展无疑面临较大挑战。游戏实践法是一种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导向,重视体验,类似游戏的教学方法。若充分利用好了游戏实践法,幼教心理学教学的效率、效果、实践情况将大大提高。本文分别从情景式教学,体验教学和以兴趣导向教学三个方面给出游戏实践法在幼教心理学中的应用改善策略,以期由此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关键词】游戏实践法  幼教心理学  体验式
         一、运用信息技术,情景式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体验
         在信息技术化课堂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得以通过动态图等具体化了;知识和信息之间也很形象地联系起来了;复杂晦涩的心理学原理及过程也可以直观展示给学生。可以说,它颠覆了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让它更有活力、更愉快和谐,更直接有效。再者,幼教阶段学生正处在知识储备薄弱的启蒙阶段,面对心理学这种体验感较强的学科,往往很难理解其中的原理过程等。如果还继续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只会望而却步。如果课堂融入动态演示,学生的课堂体验一定大大提升,教学难点也得以突破。这些技术的运用,也让学生对知识概念有了真实可触性,长此以往,学习体验好了,学习兴趣将会大大提升,学习自主性也将被激发。
         (二)融合情景教学,把课堂主动性交给学生
         融合情景式教学是游戏实践法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幼教心理教学中,一些概念比如往往例如人格特征、心理特征等较抽象,学生们难以理解,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体验,没有情景可以感受,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学借力多媒体,教师建立学习感兴趣的、新颖易于理解的情景动画。通过夸张鲜明的画面、色彩、人物、声音的演示,把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可视化。他们的兴趣、活跃思维被也得以被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心理学水平也将会有质的飞跃。
         此外,要想教学取得显著成效,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反客为主。通过创设科学的情景,让全班学生都参加进来,甚至可以每周选一个小组负责创设一个简单情景,给全班讲解,从而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着眼生活实践,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游戏实践法的核心。我们都知道,一切情感的体验都来自于生活,当然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并且,只有来自于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学生才会有深刻真切的感受,才能轻松自如的表达出来,对概念的理解才更加到位深刻,他们才知道这些知识是从生活中哪里来的、运用到哪些地方的。所以,教师家长要多提倡引导学生在课堂外的实践,并且实践后鼓励学生把故事感受跟同学、家长分享出来。这不但能提升学生对心理学概念的理解,更能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陶冶情操,对社会对人物都有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也会更加“接地气”,可以说,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将大大提升。


         这也符合我们的教学宗旨,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为己用,真真正正用课本知识解决日常问题,当学生能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简单运用到生活中时,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成就感将大大提升,会发现学的东西是有用的,不仅是为了考试而学,知道了理论知识,心理学素养也将更上一层楼。在幼教心理教学中,老师可以本着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出发点,多多筹办学习感兴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相互合作、自发探索,教师也要多多鼓励。
         此外,我们教师也可密切围绕教学内容,从学生们能接触到的生活中萃取出典型案例,以有趣、带有挑战性的游戏方法进行讲解学习,让学生像打游戏一样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请一两位同学做示范,之后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教学。这样既让学生参加进来,合作起来,又让他们对心理学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参与兴趣大大增加。
         三、更新教学方式,以兴趣为导向教学
         (一)反思精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在幼教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反思总结能力相对还不成熟。所以,教师的科学指导尤为关键,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是知识传授的源头所在,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刻板教学认知,革新教学方式,不仅是提倡死记硬背,更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观察引导生活,从而运用到生活中,激发兴趣教学,让学生对英语都有从情景中、生活中有自己的理解。另外,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把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可以采取开放式的上课方式,逐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上台演绎情景对话。
         幼教学生也尚处在青春期,接纳新事物都是兴趣导向为主,针对幼教心理学这一难点,若采纳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便会让学生喜欢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进而喜欢上英语。因此,我们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精进教学效果。通过让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反思总结能力,也使得我们教师教学水平更加精进。
         (二)发掘兴趣,引导学生的主动反思总结
         以兴趣导向教学是游戏实践法的着力点。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并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因为考试要求使然,甚至不少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心理学感到恐惧。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教师需要极力去优化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把心理学原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来自于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学生将会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真切,对心理学原理的理解才更加到位深刻,他们才知道这些原理是在生活中如何体现的。所以,我们教师家长要多提倡引导学生在课堂外多实践运用。通过把简单心理学原理运用到实践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陶冶了情操,对社会对自然也都有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会更加“接地气”,当然也将大大提升幼教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幼教心理学教学中,本文分别从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情景式教学;着眼生活实践,体验式教学;更新教学方式,以兴趣导向教学三个方面给出策略。从而使得幼教学生爱上心理学、爱上学習,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以精进。最终能通过以上游戏实践法在心理学的应用优化燃起对心理学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最终提高学生心理学成绩,达到幼教心理学教学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