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仪教育对中职生就业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石娟娟 指导:任飞云、徐利斌
[导读] 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严于律己的态度及行为
        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严于律己的态度及行为,是内在修养及精神素质的外在表现。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仪内容及性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礼仪内容不再只关乎待人接物、严于律己等方面,礼仪甚至已经成为影响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于中职生来说,礼仪教育在他们进入企业实习,甚至是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职生与普高生相比,是特殊的学习群体,对于他们而言,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而通过三年的职业教育,进入一个中小企业,找到一份较稳定的工作,是最好的归宿。但是,通过分析近年企业用人情况发现,各类中小型企业在选人的过程中,相比起专业知识,更加看重中职生的德育及礼仪教养。本文主要结合中职生的特点,用人单位选人标准等,提出在日常德育中渗透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帮助中职生在企业实习及就业过程中拥有较大优势,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关键词:礼仪教育  中职生   就业   重要性
一、中职生的特点
        根据调查发现,中职生之所以选择职业学校(职高)这条学习之路,并不是他们内心想要学习一门技术,急于走上工作岗位,而是由一些内在及外在的因素造成的。中职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一)渴望独立,不服约束
        中职生的年龄段处在16—18岁,根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来看,这时期的学生处于“角色转化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化的重要时期,他们兼有儿童及成人的特性,渴望受到关注,又渴望独立,不希望别人约束自己。另外,在他们接受初等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影响,养成不想被人约束,被人管教的行为习惯。当来到中职校园,这些行为习惯相似的学生组成一个团体的时候,他们那些渴望自由独立的心态及行为会更加明显,表现出不愿让人管束,甚至逃课,顶撞老师等逆反心理及行为。
(二)求异心理强,社会化明显
        由于中职生没有升学压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当他们的精力不在学习上时,就会分散在其他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社会化倾向严重。许多中职生为了追求标新立异,出现烫发、染发、化妆、穿奇装异服等行为,体现个性,更有甚者会出现纹身、抽烟、喝酒、打架等恶劣行为。
(三)严重的自卑感与强烈的自尊心相交织
        当今社会,仍然有多数人对职业教育怀有偏见,一些中职生也会持“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认为在职中读书没有出路,与同龄的普高学生相比,未来渺茫,于是自暴自弃,抱着混个高中毕业证的想法,度过职中生活,逐渐形成自卑的心理。这种严重的自卑感与强烈的自尊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矛盾的个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得过且过、无所适从、自卑等。
        中职生这个特殊群体,所具有的特点及行为,将严重影响他们将来的求职道路及人生道路。因为,当今中小型企业在选人的过程中更注重素质与修养,他们会有用人的标准。
二、中小型企业选人标准
(一)举止文明、谈吐得体
    每个企业的员工不仅仅代表的是个人,更是整个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在选择员工进入企业的时候很看重这个人的举止谈吐、日常行为习惯。
(二)有上进心、可塑性强
        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自信、上进,懂得不断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所以,企业在选人的时候会更多地关注一个人是不是对自己的专业足够自信、对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否具有改正的心态,是否具有上进心和可塑性。
(三)能合理控制情绪情感
    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企业需要的员工是积极乐观、自尊自信,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应对各种挫折,有大局意识,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
(四)会察言观色、懂得沟通交往的艺术
    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是文明礼仪素养的体现。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员工,如果员工与领导、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实现良好的沟通交往,将促进企业内部的稳定发展。所以,当代企业特别青睐会察言观色、懂得沟通交往的员工。
        中职生自身具有的特点与当今社会企业选人的标准明显存在“错位”情况,如何将中职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学校礼仪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礼仪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三、礼仪教育的着重点
(一)强调行为表现、培养举止文明习惯
    在日常礼仪教学中,多强调学生的举止行为、穿着打扮等,多讲解及示范仪容仪表仪态等,教导学生注重仪容仪表的协调、注意色彩的搭配、注意场合等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实践,经常训练学生的站姿、坐姿、走姿;说话的语气、语态、语速等。如果情况允许,可以提供场地让学生实地进行演练,比如可以举行“模拟面试”、“模拟办公室”、“模拟社交情景”等实训。
(二)兼顾心理建设、增强信心
        在教学中,要多从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解,对他们做心理方面的建设,主要可以运用价值观理论及美学理论,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价值,什么是美。另外,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改变自卑的心理,可以对职业教育的未来以及他们的专业优势进行讲解,帮助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有更多的了解,树立信心,增强自信。
(三)锻炼学生能合理控制情绪情感的能力
    中职生的情绪波动较大,要想培养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可以在日常礼仪课教学中教授学生一些方法,例如“冷静三秒钟法”、“暗示转移注意法”、“合理发泄法”等,还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耐性。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帮他们选择几项需要静心、细心和耐心的事情做做,如练字、绘画、制作精细的手工艺品等,不仅陶冶性情,还可丰富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
(四)教给学生察言观色、沟通交往的技巧
         良好的察言观色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锻炼。礼仪教师可以在礼仪课中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例如,鼓励学生带着真诚的微笑主动与人交往;告诉学生学会倾听和交谈;教给学生学会赞美和感谢;告诫学生学会拒绝,消除误会等。
(五)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礼仪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联合办学的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在实习过程中进行礼仪实训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礼仪素养。
        礼仪教育在中职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其面试中可以帮助中职生在外在形象等方面获得面试官的认可,在其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践.礼仪大全[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
[2]毕亚飞.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D]. 四川:西华师范大学?,2016:6
[3]洪静媛.中学语文教学中礼仪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