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齐下,提升小学生数学兴趣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周玉霞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然前提,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然前提,但是小学数学自身的抽象性比较明显,小学生在数学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自然较低,这就为数学教师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任务。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具体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数学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让小学生不仅产生积极的学习趣味,更产生研究数学规律的动力,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能力更为突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兴趣;教学方法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被摆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就是数学能力。但是,小学生自身对生活的体验较少,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偏低,导致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能力也有待提升。为此,数学教师要进行详细的教学研究,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积极的教学尝试,让小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发展能力。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小学数学常见的提升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
        一、信息技术导入,提升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发展状态下,小学生对网络知识的应用渴望也越来越突出,这时如果教师一直停止在单一的教学状态中,势必会让学生感觉课堂气氛的单一守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导入环节,数学教师要力争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化的多媒体画面支持,让小学生因为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产生积极的研究心理,从而最终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小节内容时,其一,我先给学生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具体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其中有长方形的积木、正方形的纸片等,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形的基本形状。其二,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观看到的场景图形,认真寻找这些物品图形之间的共性和异性。之后,采用抽查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我结合学生的回答状况给予学生补充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知识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此,通过信息化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励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生活化的教学,提升运用能力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性是很多数学教师能认识到的事实,并且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尽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缺不理想。这是因为很多数学教师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

而要想发挥生活的教学价值,数学教师可以认真思量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现状,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例如,在学习了《 千克、克、吨》小节知识内容之后,为了让学生巩固课堂的所学,我让学生走出了课堂的教学限制,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也不再是大量的习题训练,而是让学生回家进行相关的实践。具体而言,他们可以向父母要来自己家的秤进行一些物品的称重,然后研究千克与克之间的重量差距和关系,然后让学生走向重要的大型重型物品交易中心,比如大米营销中心,让他们观察一吨的重量和数据。在进行了实际的观察和统计之后,我让学生在课堂进行相关的分享与交流,巩固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如此,在生活化的作业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也得到巩固。
        三、竞争性的游戏,提升学习动力
        小学生大多比较活泼好动,他们在课堂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也比较少,单纯依靠数学教师的满堂灌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他们设置一些与他们年纪相符的课堂教学气氛,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给予小学生积极的观察。在平时的与小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小学生都喜欢比较活跃和竞争性的课堂环境,由此我想到了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竞争性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在游戏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例如,以学习《分数加减法》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讲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应用计算法则,学会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在课堂中,我先为学生讲述了相关的知识点,在给学生讲清了知识点后,我询问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的知识点,谁知学生们都一致肯定自己已经学会了知识点。为此,我利用课堂剩下的时间为学生出示了一些数学习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做题,在这个过程中哪个小组提前完成任务,并且保障每个习题的答案是正确的,就算哪个小组获得最后的胜利,而获得胜利的一方自然要获得一定的奖励。如此,在这样的游戏化竞争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关系到他们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数学状态进行教学尝试和探索,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忠如,潘思存,徐丽玢.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内涵、价值及其表现形式[J].铜仁学院学报,2018,20(03):125-128.
[2]陈奕桦,付倩兰.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4):80-86.
[3]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07.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