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虽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着重培养学生听力与背诵能力的层面,而割裂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与自己生存的文化土壤的联系,更未从本土文化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较为薄弱。本文将从现存不足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如何将文化意识融于英语教学中的策略,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薄弱问题;文化积累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舶来”学科,教师若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有计划地将文化因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另辟蹊径般地理解英语语法、句式等。然而在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英语学科背后蕴含的巨大的文化因素,而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识不到中西方背景的文化差异,文化意识薄弱,自然更加领会不到英语的文化魅力,陷入了被动学习的僵局。
1学生英语文化意识薄弱的原因
1.1教师缺乏文化引导意识
随着时代发展,英语教材也在不断进步,近年来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已经有意识地在教材内增加与英语国家各类文化以及中西文化差异的有关内容,但是大部分英语教师未给予充分重视。首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是简单地按照传统模式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与逐句翻译等等,学生仅仅将英语课文视作不得不完成的课堂学习任务,而不能深入领会到英语背后的文化内容。其次,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但是自身历史积累与文化素质不够高,没能在教学中发挥出很好的效果。因此部分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以及相关拓展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引导,是学生缺乏英语文化意识的主要原因。
1.2学生自身存在局限性
由于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进行英语学习,学生往往对于新的英语知识呈现出麻木的状态,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为了迎合考试需要而反复背诵单词、范文等,对于新的英语知识往往下意识地思考如何背诵。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基本依靠教师的监督与作业的束缚而被动学习,根本不会考虑英语背后的文化知识,更不会意识到自己文化意识的欠缺,英语学习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2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2.1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积累
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文化意识,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积累,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教师不仅需要与时俱进地保持英语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还需要在课下通过阅读、网上冲浪等方式不断了解所教内容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及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与文化培养中。
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师到英语国家留学以及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对于西方文化了解比较薄弱,而身为中国人,若用纯粹的东方文化思维进行英语课的讲授,一定不会取得理想效果。英语教师必须补齐自身对于西方文化了解较少的短板,不仅在教材内容上认真钻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文化故事。
例如在讲授东西方礼仪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如果不深入了解真正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觉得味同嚼蜡,而教师若在向学生传授书本中东西方文化的内容后,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联系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拓展教学,举几个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小故事等。而若没有教师对东西方文化的掌握,讲解的内容就会显得没有内涵,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积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可以利用的时机,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方面的拓展,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程度,进一步达到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效果。
2.2加强课堂中的文化渗透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战场,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就必须将培养重心依托于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与练习内容,总结出适合进行文化拓展与渗透的点。由于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难度相比较大,专业性又很强,因此挖掘出学科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难度较大,这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以教材为出发点,向下挖掘,向上发散,不断开辟讲课过程中的新路径,将文化意识培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除了前文举例所说的与“文化”直接相关的课程以外,教师还应当思考如何在普通的单元教学中挖掘出文化内涵。比如在讲授地理之谜这一课时,课文中以大不列颠国的四个分支国家为主要内容,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地理之间的区别之外,还应当拓展出它们之间因为地理的局限导致的文化不同。在讲授温莎城堡课文时,可以讲授为什么英国的皇室城堡定期开放、英国皇室存在的原因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背景下的独特特点,横向联系了其他学科,还使学生加大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除了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要大力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立足于东方文化来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带着探索的心态学习英语,会使学生的文化意识显著提升。
2.3创新课堂模式与教学方法
传统模式下,英语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学生得不到什么表达以及讨论的机会,所以对于文化方面也没有很深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还应当注意创新英语课堂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及时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积累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将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多元化,能使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对于中国人来说,进行英语学习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碰撞,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才能唤醒学生对于这种文化交流的兴趣。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手段等进行科学的创新,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
结语
在我国当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对该问题加大关注力度,并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以改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加强自身对文化培养的重视程度,积极提升自己的文化积累,并将其与课堂实践积极结合,更高效率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立足于本国的文化内涵,去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底蕴,形成更为广阔的开放胸襟,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陆光华.高中英语课堂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分析[J]. 中学生英语. 2019(22)
[2] 蒋利盈.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与应对策略[J]. 新课程(中学). 2018(03)
[3] 黄烨.试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J]. 文存阅刊. 2017(23)
[4] 邢卓.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J]. 才智. 2017(07)
作者简介:桂娴 ,1982.9 出生,女,汉族,安徽淮南,中学一级教师,高中英语教学,安徽省淮南市第六中学 邮编:2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