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学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江吉艳
[导读] 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大多都是比较贴近生活和简单易学的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大多都是比较贴近生活和简单易学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授给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像条件反射一样,自觉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和实验步骤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将生活常识和例子渗透进实验过程中,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氛围。
        关键词:生活实验;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的不断整改,课本上的实验越来越生活化。但是很多教师仍旧坚持固有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物理知识参与到实践中的程度,这就导致了课堂的枯燥和知识的狭隘性,严重束缚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不利于今后物理学科的学习。本文就实验生活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为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开展生活实验的益处
        (一)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和教案中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讲解,并没有将知识进行适当外延,也没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的实验课堂是十分枯燥乏味的。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对物理实验课的热情,进而会给学生成绩的提高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随着生活实验的不断开展,学生会意识到物理与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进而重新燃起对物理实验探究的热情,进而能够自主学习。,例如,在进行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大气压强》这个实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根据生活经验自制一个简易的实验器材。教师可以在一个可乐瓶中装满水,并在不同高度的瓶身上扎几个小洞,让学生观察一下水流的弧度,进而初步得出结论,将其作为论题进行研究,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其实物理知识并不是很深奥,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头脑风暴决策法”,即一个公司要进行最终决策前,会召集各位专家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需要各位专家背对着对方,且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被打扰,企业领导者根据这些专家提出的意见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计划,这对于维护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很大帮助。初中生活实验的教学也应该采取这一办法,在进行生活实验时,因为每位同学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丰富程度不同,其获得的结论和感悟就会不一样,这就相当于教师将每位同学置于相对独立的空间内的效果,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思维不受干扰,进而得出关于自己的真实生活的实验结论和体验感悟。
(三)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
        通过教师对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经意间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熟记于心。

例如,在进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实验》时,教师会选用一张黑色卡片作为饰演的背景颜色,因为只有在黑暗的环境中,光才会更加清晰可见。另外,教师还会反复强调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反复移动凸透镜、凹透镜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一遍遍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原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知识的环境,进而实现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今后的物理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根基。
二、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探究
        (一)    建立“生本课堂”
        想要建立初中物理实验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和接触到的事物,但这是一个十分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事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够完成。教师可以布置生活日记的小任务,只需要向教师介绍自己的生活的某一部分,并将其与物理实验原理相结合就算作是完成任务了。另外,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愿,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发表言论中的可取部分要采纳,对于错误的部分,教师也应该给予正确的方向指引和详细的解释说明。
        (二)组织课外实验活动
        教师在完成课堂实验的教学任务后,应该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在促进二者结合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和认识的机会,并能够促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感情,这将是一生的财富。例如,教师在进行《声的传播》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讲机”的制造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介质中,声音和光线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进而得出实验结论。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
        结语:
        总而言之,将初中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完全融合是不可能的,且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实验。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知识储备,这种知识既可以说是物理知识,又可以说是生活常识,这是根据实验的实用性来说的。教师应该积极掌握学科特点,并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的学习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薛峰.融入生活元素的物理研究性实验设计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18,33(11):56-57.
[2]杨变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77-78.
[3]梁喆.融合项目式与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7):53-55.
[4]高丽丽,金子靖,张明辉,张利云,高淑荣.浅析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下),2018(09):52.
[5]胡翠云. 生活化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