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我国的教育界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自然不能落后,改革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就,但有时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的文化教育问题------小学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石,她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而被人们吟诵至今。她的教学历史虽然悠久,但在极力倡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教育时代,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我们也该有重新的定位和认识,尤其是教学方法方面。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成效,就需要在新课改视野下对我国现有的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良,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视野;小学古诗词教学;优化分析
一、新课改概述
对于我国当下的新课改来说,其最根本的改革原因主要还是源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对于如今的大信息数据时代来说,知识储备已经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所必备的法宝。因此,人们想要跟上时代,就要不断地进行学习,甚至于是终身学习,这一点也被写进了我国的新课改当中。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会学生必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素养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远远比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来得更加有效。尤其是对于当代教育瞬息万变的时代来说,其小学古诗词教学本身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教育环节之一,更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要相应地对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爱国情怀的构建,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诗词的文学魅力,让他们乐于接受并主动学习古诗词,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感染和熏陶。
二、新课改视野下小学古诗词教学优化的现状
(一)当下现有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和方法较为落后
我国当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地方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和方法仍在原地踏步,教师依旧采取过去死板的教学方式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教师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学生读古诗;教师逐句解释诗意;学生抄、背古诗。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生硬的朗读,机械地背诵,教师缺乏诗词意境的创设,忽视了对古诗词内涵的讲解,使得学生并不能真正获得情感体验。这种教育方式在以前可能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特征也是相对不同的。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现在的小学生视野较为开阔,知识储备也不再仅限于手中的课本。因此,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也不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为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在准确把握诗词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导入情境,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诗词文本的大致内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诗词文本的欲望。
例如,教师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师:孩子们,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看看从这双眼睛里你知道了什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教师巧妙地引领学生了解了诗题所含之意,接着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分别从读音和字形方面让学生将识字落到了实处,而整个过程,教师只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旧有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和方法与现代的小学生进行文化碰撞并产生了一定的分歧时,就会极大地影响到整个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成效,所以古诗词教学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本身的专业古诗词知识素养
随教师队伍的逐步年轻化,教师本身所拥有的专业古诗词知识涵养较为薄弱的教学问题也愈加明显,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小学古诗词教学当中所常见的问题。过去,由于我国旧有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也相应地造成了一代人相关文化的欠缺,也就是我国目前大多数教师所处的那一时代,这导致了我国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于古诗词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如果教师本身所拥有的古诗词知识涵养和储备量都达不到一定的程度的话,那么就无法充分地将教材中的古诗词文化对学生进行很好的传授和教育,也就容易导致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成效低下的情况发生。
三、新课改视野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优化分析
(一)课程结构优化
课程结构是六大改革方面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即在原有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结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同教学功能和价值的课程安排,并对于流程结构进行均衡合理的调节,使其更加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情况,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全面素养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结构当中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良,从而进一步强化小学古诗词的课程教学,使之成为一门综合的传统文化的学科。
(二)课程目标优化
课程目标则主要指的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改革,通过对最终的教学目标落实程度进行切实有效的规定,从而让教师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要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力争做到“寓教于无形”。通过教师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热爱,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态度,从教师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其整个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进行。
例如,教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活动。师:我的小诗人们,现在你就是小李白了,你写这首诗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师:老师觉得你的瀑布不光很美,还真觉得有三千尺高呢!谁再来试试?······师:老师觉得你的瀑布就好像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师:我的小李白们,除了瀑布,你还看到了什么呢?轻轻地读一读诗,把你看到的用笔圈一圈。紧接着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看到的风景,教师给出相关的独立卡纸剪贴画,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按诗里的顺序贴到黑板上,并做具体介绍。通过入情入境的多种朗读形式及想象,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对于诗中所描绘的庐山瀑布美景已了然于胸。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热情特别高,教师通过贴画的形式给学生创设诗词中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并体验诗人观景时的心情及意境,激发了学生探究诗词内涵的欲望。
(三)课程评价优化
课程评价也是小学古诗词教学优化尤为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这一项主要是针对教师所做的相应的教学要求和优化,也就是通过对教师给学生最后的课程评价进行相应的优化,通过教师对学生恰当且客观公正的学习过程、成果进行相应的评价。但是,在新课改视野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对小学古诗词教学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由强调筛选和选拔的评价方式逐步改良为全面、公平公正且客观的评价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本身对于小学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彰显评价的激励作用。
结束语
综上述,小学古诗词教学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因此,就需要教师能自发地在新课改视野下对我国现有的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相应的教学优化和改革,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古诗词情境,不断丰富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加文化积淀,从而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古诗词教学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滕珍珍.论新课改视野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优化分析[J].课外语文(下),2019(3).
[2]叶彦芳.阐述新课改视野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优化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