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启蒙的关键时期,而汉字则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前提与条件,这也就使得这一方面教学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受到小学生自身年龄特征的影响,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记忆不清等情况,为教学带来一定阻碍,使得教师的识字教学有效性较低。本文基于谈识字教学中的儿歌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识字教学;儿歌;运用
引言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传统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多以反复领读与书写方式深化学生文字记忆与理解,对学生文字兴趣培养与语文素养提升有所忽视,而儿歌与识字教学的融合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及课堂参与激发。儿歌相较于流行歌曲而言相对特殊,歌词工整、内容浅显,与学生年龄特征与理解能力相适应,在识字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局限,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巩固学生文字理解与记忆。
一、趣味儿歌运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在过去,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识字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字形、字音和字义的教学上,而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通常选择反复阅读和反复书写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长期选择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儿歌,实现了将识字教学重点的转移,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儿歌和现阶段的流行歌曲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在几十年的筛选中,儿歌因其工整性、对仗性以及趣味性朗朗上口,与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有效统一,通过儿歌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记忆。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情况往往是会受到主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学习内容的好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以往灌输式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加上内容枯燥范围,无法较好的吸引学生,甚至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削弱学生对于汉字的兴趣。这也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运用更为多元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学习有关汉字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趣味儿歌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于实际教学的一个重要素材,通过利用趣味儿歌,可以在课堂上较好的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其中的趣味内容与旋律行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枯燥乏味感,而在有趣事物的引导下,学生对于汉字本身的认识也会得到进一步加深,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
二、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儿歌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相对浅显,生字理解、记忆能力薄弱,而儿歌识字教学主要针对字数掌握有限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特殊性,即需要通过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与个性爱好,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宜儿歌,所谓适宜即内向相对浅显易理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比如《两只老虎》就是简单易学的儿童,应该于识字教学中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同时提升教学吸引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化记忆。
三、创设儿歌情境,开展故事性识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够迎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诉求,将语文识字教学与教学故事实现有效融合,从而满足低年级小学生对故事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学号生字。例如:在开展有关动物生字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蜻蜓、蝴蝶、蚯蚓、蚂蚁四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来编排儿歌,组织学生大声朗读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钻土造家园,蚂蚁地上觅粮草。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观看四种动物的视频画面,让学生体会儿歌所展现的四种动物的生活故事,从而借助多媒体故事情境来推动语文识字教学,有效降低了学生的生字记忆难度。
四、做好儿歌内容讲解工作
强化内容讲解是儿童识字教学必不可少环节,有利于彰显教学个性化,避免学生将识字教学与音乐教学相混肴。纵观儿歌内容,句式简单化,节奏相对轻快,内容简单易懂,结合教材进行儿歌内容深层次强化是提升学生内容理解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具体讲解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一要借助多媒体工具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儿歌视频,跟随视频播放进度适宜穿插讲解,尤其需要强化新文字讲解;二要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需要及时给予肯定,若出现错误性理解,应耐心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五、教学联系生活,拓展学生识字渠道
我们知道,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它们大多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也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必须借助生活化的儿歌内容,让学生产生有益的生活联想,降低语文识字教学的难度,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例如:在开展形近字“级”、“极”、“圾”和“吸”的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编写儿歌:衣服分等级、运输很积极、杂物是垃圾、张口深呼吸。所有儿歌中的事物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事物,可以帮助学生在大声朗读中分清四个字的外形特点和用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本身就相对匮乏,而我国汉字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征,数量庞大,不同的汉字也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增加了识字教学难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较好地运用趣味儿歌来进行课堂教学,而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趣味儿歌的运用主要是集中在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识读字音与字形、帮助学生整体识字等几个方面,借此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可以在课上更为愉快的学习汉字知识。
参考文献
[1]梁碧瑜.研学后教理念下趣味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41.
[2]刘建川.儿歌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9):65-66.
[3]甘伯清.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