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环境下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深思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房碧碧
[导读] 作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的重要途径
        【摘要】:作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口语交际课堂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六年级,既是小学阶段的结尾,同时也是学生跨入中学阶段的过渡,具备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此阶段奠定扎实的口语交际基础,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六年级口语交际课堂中存在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教学方法存在偏颇的问题,致使课堂口语交际教学达不到课标要求。本文结合相关教学实践的经验,分析小学六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课堂中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进行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口语交际;课堂实践;教学策略
       
        语文口语交际的目标是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作为小学与初中之间的过渡阶段,小学六年级开展口语交际课堂,有助于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也是为学生日后的社会生活和交际打下基础。然而,由于教学观念与理念的影响,现下六年级口语交际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侧重读写,认为口语交际不属于考试范围,在实际教学中并不重视,并且,一些教师认为口语交际能力属于天赋,并不是教学可以教会的。在教师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对于口语交际也是不够重视,在教学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另外,一些教师虽重视口语交际课堂的开展,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落实目标意识、指导教学方法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口语交际;明确口语交际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一、六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低年级的孩子更愿意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口语交际课堂的效果往往比较好。而越是高年级的孩子越不爱和不愿去沟通和交流,课堂的主角却变成了观众。同时,由于口语交际不属于考试内容,很多学生只有在讨论的话题比较有趣味时才会参与课堂交流,只有少量的学生为提升自身能力,会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而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不喜爱表达的学生很难有效调动参与积极性。另外,口语交际需要从意识、情意态度、表达能力几个方面达到相应的目标,而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比较随意,将口语交际课堂当作一种课堂形式,并不十分重视。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口语交际学习的作用,并且在应试理念的影响下,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成绩,而忽略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教师方面
        其一,在口语交际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口语交际的目标不够明确,陷入了“师说生听”的局面,同时选取的交际内容过于依赖教材,而不是自己精心设计口语交际课堂,并且不会专门补充课外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甚至有的老师以写代说,将课上成了“写语课”。其二、形式单一化,缺乏趣味性。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时,通常都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而很少应用其他的活动方法,这种方式很容易促使学生产生厌倦性,丧失口语交际的兴趣。其三,缺乏清晰的课堂评价标准,作为口语交际课堂中的重要环节,评价对于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并没有实施明确具体的评价,评价缺乏实用性。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落实口语交际目标的意识,没有重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作用,缺乏指导口语交际提升方法的意识,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处于某一个阶段缺乏良好认识,往往都是观念上重视,而实际行动上趋于形式化。


        二、优化六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语文要素制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意义
    在口语交际课堂开展时,许多教师往往依赖于手头上的教材,并且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目标、形式、目的都不明确,从而致使教学课堂趋于形式化。作为教者,我们要了解整册书、各单元及各交际话题一个个细化的目标,明白编者的意图,做到纵观全篇,有的放矢,把握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落实教学目标。部编版的口语交际编排得非常合理,与这个单元的学习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脱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单独授课。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小学口语交际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其二,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教师可以依据这两个方面的目标结合相关的单元要素制定教学内容,实现口语交际课堂作用的发挥。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共读一本书》时,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名著的梗概,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很多阅读名著的方法,这为口语交际打下了基础。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意义,制定教学内容。本次的口语交际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如何与他人分享读过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讲清楚,说服他人,同时倾听他人的想法并分辨是否有道理。在实施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口语交际与班级活动相结合,比如开展班级“好书推荐会”活动,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来了,他们互相交流、侃侃而谈,有了主动表达的意愿。在实际的场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比干巴巴的让学生开始介绍书本要更有效果,也更有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提升了孩子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的书籍,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也为接下来的习作打下基础,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意义。
        (二)趣味化设计口语交际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口语交际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没有良好地重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作用,不自主进行教学课堂设计,而是依赖教材内容或者随意找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这既有失成效又致使学生逐渐丧失口语交际兴趣。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趣味化设计口语交际课堂,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注重教学目标,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其二,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能力,若学生失去了参与的主动性,教学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并设计参与容量大的活动,实现个人任务的落实,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三,要注重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与趣味性,确保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发展心理特征。比如我在开展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的教学时,由于这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常常遇到与他人意见不一的情况,如与父母、老师、朋友等,学生很有经验和感受。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六年级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化,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课堂,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意义,发挥口语交际课堂的本质作用,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五六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D]. 2018.
        [2]陈二东.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16(6):9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