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杜承瑞
[导读] 从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来看,由于老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摘要:从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来看,由于老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不强,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启发式教学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将其运用到生物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生物知识,感知生物学习的价值,能显著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法;活用
        引言
        从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来看,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均以直接的方式给学生讲解生物学科的知识,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因而整体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1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拓展原则。实际上,生物这门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相当密切,因此教师可以在生物学科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拓展,尽可能保证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实例有效衔接,让学生熟悉生物学科的知识,进而强化学生对生物学科内容的理解。其次是举一反三原则。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教师在教学资要重视联系生活问题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拓展生物学科的知识,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拓展学生思维,让其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如此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2.1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启发形式具有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之一是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启发形式具有有效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保证启发式教学的高效性,并且取得显著的成绩。那么,启发式教学在具体应用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首先,需要树立目标性原则,主要指教师在启发学生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性质与任务进行有效的启发。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一个度,掌握教学的进度。其次,自主学习原则,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与探索。再次,要遵从举一反三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从一个知识点推导到其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需要足够的耐心,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与点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围绕目标进行,并且给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与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内容。如在学习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相关知识时,教师在课前需要了解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氨基酸的特点以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进行了解。按照固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例子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氨基酸脱水的全部过程。之后在让学生先自学之后在授课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通过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资源与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2加强师生之间互动,通过语言启发学生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之二是加强师生之间互动,通过语言启发学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最主要的不是将知识硬性传授给学生,应该将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将知识进行双向传输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主导作用,在引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个灯塔一样存在,不仅需要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还要为学生照亮方向。在高中生物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教学启发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转变课堂单项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互动双向的变化。
        2.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之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了顺应我国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对课堂多媒体教学也有着很大的注意点。在大多数学校中的班级中都有多媒体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也逐渐冲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开始了信息化教学,因此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也正是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最主要的还是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我们生物课堂中有一课是关于讲解人类的进化,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就可以通过播放记录片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与进化的过程,因此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启发,对世界了解的启发。
        2.4建立问题情境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之四是建立问题情境。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创设的问题是否合理,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第一,是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的;第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兴趣点相结合来创设问题。内在启发和外在启发只要完美的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点的本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引入本堂课的知识点,可以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去引导学生,比如:在《细胞代谢》二轮专题复习时,向学生提出:太阳能是如何转变为我们人体生命活动所需ATP的?人体维持体温的热能从哪里来?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回答,然后综合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再给出正确的答案:首先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将太阳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通过暗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人摄取粮食等有机物后,通过细胞呼吸又将有机物分解,将里面的能量释放出了,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释放维持体温恒定。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细胞代谢这一专题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结语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面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阻碍,教师必须通过实验和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实施高效的启发式生物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常影.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2]刘聪.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