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为能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水平,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方面要加强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就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活动良好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责任感
0.引言
新课改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中,为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教师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方面要注重针对性落实,以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要点,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
现阶段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将这一课程知识学习作为正课对待,所以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对这一课程知识的学习当中没有充满动力,必然会影响知识学习的效果[1]。新课改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果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会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发生,影响教学目标实现。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没有转变教学观念,缺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观念意识,和新课改教学要求不相符,从而在实际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效率比较低下。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这是完善学生人格以及知识素养的重要途径方式,教师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注重社会责任感素养培养,从以下几点策略的实施方面要加强重视:
2.1科学导入促进社会责任感素质提升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期,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才能真正为学生可持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素养培养为要点展开教学活动,通过科学化导入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学习起到促进作用[2]。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对比较有限,为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要加强质量控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例如:课程教学中为能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为学生讲述《服务社会》的课程知识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就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对比较有限,为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良好学习,注重让学生在课前参与到服务社会相片放到课堂中去,通过分享以及互动交流的方式来谈谈学生的感想,分享下服务社会的经验。这样的互动性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能为学生在课堂中树立社会责任感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2.2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素养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效提升,这就需要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素养培养方面加强重视,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这一课程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3]。情境教学的方法是让学生进入到情境当中来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注重以情境创设为途径,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从而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从这些基础工作方面得以强化和完善,才能有助于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和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关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教学选择内容的时候要能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为学生讲述《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中,教师可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对公民权利能够有更多的认识了解,如教师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公民的权利是怎么来的,应该如何进行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然后结合实际的案例讲述的方式,让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去进行探究学习,从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4]。
2.3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能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积极培养,帮助学生对社会责任感能够有更多的认识了解,从这些层面得以强化,才能真正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5]。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将情感教育作为抓手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着积极作用。
例如:课程教学中由于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科学化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述《生命的思考》《珍视生命》《守护生命》等相关的知识点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树立在生活中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意识,要严格的遵守法律法规,不仅要保护好自己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树立生命平等的观念,在生活当中积极落实。
3.结语
综上。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创新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凤清.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服务社会”一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72.
[2]赵瑞英.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09):191.
[3]段勇.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以社会责任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8):116-117.
[4]宋景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解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2):19-22.
[5]李文桥.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以社会责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