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王培文
[导读] 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
         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教学中,教师如何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培养。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好奇意识的保护,是激发创新精神的基础。
        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的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如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简单电路》一课时,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一节电池和灯泡,想办法让一只小灯泡亮起来。这个实验本身效果很明显,但也过于简单;当将小灯泡换成其他电器时会怎样呢?实验中有的同学自己增加了电池,这时我们老师要对学生自己的创造的实验给与肯定,可能有的同学做的实验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不一致,使他发现了电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应该大力表扬,并以次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则更强烈。正像徐康毅老师所说:“孩子能想别人没想过的,说别人没说过的,做别人没做过的,这是一种创新行为的表现,我们不仅不能批评,反而应大加称赞……”
        二、创新情境的构建,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基石。
        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扶持创新意识。如教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苹果问什么会落地》一课时,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特意构建创新一个情境:课件播放苹果树从小树苗到长出苹果再到苹果落地。

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极了,纷纷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自己落地?用什么办法才能把这落地的苹果接住?······恰当的问题开启了学生思维之门,教师为学生构建创新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深入探究的愿望油然而生。当然,学生的这些表现可能不够成熟,但教师要抓住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这将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营造良好氛围,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解决办法的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维的开拓。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如教学《热空气和冷空气》一课时,教师播放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视频,学生对新课既提高了兴趣,又对这一现象感到非常惊奇,并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出来,有个学生说:“如果我向做的‘密封的皮袋子’里面注入热风,它就能飞起来。它也能带我飞上天空。”我想:这不就是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吗?这不正是表明:小学生也有创新潜力,完全可以培养起一定的创新精神。
        四、引导发散思维,是训练创新思维的本能。
        科学教材内容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在深钻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教学《小车的运动》一课时,教材实验: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除了课本上列举的与拉力有关之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同学们分组畅所欲言,很快有的组就讨论出了与路面也有关系,还有的组总结出了与小车拉的货物(即小车的重量)有关系。这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学生创新能力的锻造创新能力是智力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明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一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造创新能力,是科学教学追求目标。
        总之,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有意识地构建创新环境,扶持创新意识,同时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能本,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培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