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驱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采用问题驱动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发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以问题驱动学习为基础,与初中物理学科相整合,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诊断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驱动课程;教学策略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由于刚从小学阶段上升,对理解物理这一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物理本身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复杂性。因此就需要初中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然而,在新课改在我国实行多年,初中物理教学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1.问题驱动教学的提出及意义
近些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和社会不再知识关注学习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好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也相应提出并得到运用,就物理而言,提出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也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运用。“问题驱动”教学策略是指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和认识,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进行整体布局,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往往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2]。
2.“问题驱动”教学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2.1提出问题
“问题”是问题驱动教学的核心,能够精确的提出相关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为此需要物理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好问题,同时要为问题的提出创设出合理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结合物理课文和物理现象去思考问题。
2.2展开讨论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围绕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进行对物理问题和物理现象做出解答。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难了,学生答不出来,问题太简单,又不能与教学内容做到很好的衔接。问题提出后,教师不应急着去讲解,而是要给足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其自主去思考、讨论,并适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通过对已知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归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
2.3问题解决
问题提出后,学生就进入了学习情景。接下来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打互动和探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就应该吧时间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思考和讨论,教师这时担当指导者的角色,多给学生鼓励或点明线索,主要还是要让学生自主思考。直到讨论进行到尾声或者问题已经被大部分同学解答出来。
2.4分析评论
学生解决问题之后,需要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和分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纠正自己,从而找到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评价时,物理教师应该多用鼓励的口吻,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思路上的理清和引导;也可以制定一张评价表,记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使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增强参与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中物理问题驱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方法
3.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到一定的兴趣,才能真正去思考问题,从而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4]。然而,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和概念性。因此就需要初中物理在教学的时候,从所要学习的知识中,找到其中的契机提出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都有一种好奇心和比较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教师可以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物理疑问产生解答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声音的特性”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家平时打爆竹吗,你们知道为什么打爆竹的时候人们会捂住耳朵,而不是捂住鼻子呢?”学生就会纷纷回答,有的会说“因为爆竹的声音太大,超出了人耳朵接受声音的分贝度。”“因为耳朵能听到声音,鼻子不能。”以此来讲解声音传播的介质和声音发生的条件。
3.2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
物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化抽象的物理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知识,让学生可以从社会现象中去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
3.3利用物理实验,展开讨论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从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其理解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学生的一次亲眼所见胜过老师千万次的讲解。因此,物理教学做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物理教师应该重视做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光现象”时,教师可以先对现象进行引入和说明,让学生对光有大概的认识,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验,让学生真正地看到光现象的发生,把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实验过程时,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做出说明,在实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分析其原理。
4.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要实现问题驱动教学的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在上课时就必须恰到时机的抛出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最终对问题做出解答。这样不仅可以使物理课生动有趣,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参考文献】
[1]杨文斌.浅谈初中物理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17):42-43.
[2]宋志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41.
[3]陈维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66.
[4]刘路. 初中物理问题驱动学习支撑环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