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阿拉伯语是西亚和北非22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近年来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社会交往日益频繁,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会经济交往的专业部门领域。如何培养阿拉伯语人才,使他们在中国和阿拉伯语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搞好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基础阿拉伯语课程 教学手段
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应了与其相应的文化。目前,学习阿语日渐升温,开设阿拉伯语的院校日益增多, 这种形式对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力的。阿拉伯语在我国属零起点外语,基础阶段为两学年。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阿拉伯语人才,基础阶段的教学至关重要。如果学生打好了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高年级阶段就能顺利地发展口、笔头的语言交际能力。反之,则步履维艰,行进蹒跚。笔者从事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多年,对于夯实语言基础所带来的益处体会颇深,现就搞好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谈点个人看法,抛砖引玉。
一、基础阿拉伯语(精读)课程的要求
1.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相结合。基础阿拉伯语(精读)课程强调学生在预习、课上参与活动、课后复习、拓展训练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则发挥启发、引导、组织调动、答疑、评判的作用,并做一定解析、辅导工作。
2.坚持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拓展训练相结合。基础阿拉伯语(精读)课程除了在课堂上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外,还要为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拓展训练,提供各种途径,如各种多媒体课件及视听、阅读材料。
3.坚持个体单独训练与集体互动训练结合。基础阿拉伯语(精读)课程通过课后书面作业、听抄、听力作业和每课的小测验及其讲评等手段,实现对学生的个体训练,同时在课堂上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集体互动训练,增强语言实践的“现场感”,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团体“语言场”内进行训练,并形成互帮互学的团队意识。
4.坚持单项训练与整体训练相结合。基础阿拉伯语(精读)课程针对单项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语言技能进行强化训练的同时,注重通过各种语言材料(音频、视频、文字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或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及功能意念的共时性整体训练,以求学生在扎实与活用两方面均有收获。
5.坚持语言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基础阿拉伯语(精读)课程在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学生在模仿、重复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解析、演绎、提炼、总结、归纳、抽象等各种训练方法,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思维能力。
6.坚持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基础阿拉伯语(精读)课程既要注重保持北外阿语系在阿拉伯语精读教学上的传统优势,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精读课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同时信息量增大,省时、省力、便捷、灵活,方便学生课外拓展学习和复习。
7.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在坚持日常教学的同时,授课教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保证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二、严格要求,强化训练,打好专业基本功
阿拉伯语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学外语好比盖楼房,不打好牢固的地基,就不可能盖出高楼大厦。学语言也是这个道理,表面上看语言好像就是“听说读写”,其实“听说读写”仅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听说读写的下面,暗藏着极其隐蔽的语言基本功,而听说读写则基本功的组合运用。
1、以语音为突破口,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语音是外语教学最先行的内容,如果掌握不好发音,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任务。阿拉伯语语音是一种阿拉伯语的启蒙,是整个基础阶段教学的基础,语音阶段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基础教学的成与败,乃至影响到高年级的学习,为此,我们必须重视语音教学环节。
在语音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语音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模仿,多联系,做到循序渐进,一丝不苟,直到学生掌握阿拉伯语各个字母的发音规律。从语言学的观念来说,言语技能的形式是建立在来古掌握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之上。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还没有掌握阿拉伯语语言的三要素,没有用词造句说话的能力,教师可以进行简单句和常用生活语句机械性的听说训练,培养学生开口说阿语的良好习惯和浓厚兴趣。随着基础教学阶段的不断深入,教师要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这方面,可以借鉴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如默写、听写、背诵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地道的阿拉伯语表达方式。至于语法知识,因为有些语法知识难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讲解,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2、正确处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阿拉伯语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学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加强口头语音实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加强笔头语言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听、书、读、写相辅相成,听与读是输入,说与写是输出,要想大量的输出,必须先大量的输入。只有在大量听、读的基础上说写才能提高。
首先,听与说紧密相连,两者除了都需要强化训练外,还要求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及足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阿拉伯语中词汇性、数、格、式的变化,以及动词人称及尾部的变化,给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基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口语领先、句型操练、合理控制使用汉语,坚持用阿拉伯语进行教学,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原则,广泛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熟巧的阿拉伯语。
其次,读与写、说紧密相关,两者起着互相提高的作用。一个学生朗读不流利,口头表达就不可能流利。在初学阶段,应反复强调学生多录音,多模仿,多朗读,掌握阿拉伯语的语感。教师应该坚持领读,讲解朗读的要领,诸如单词的重音、长句的停顿,太阴字母和太阳字母和冠词的连读等。要强调晨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高声晨读,这对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培养语感十分重要。阿拉伯语书写,也和其它语言差别很大。必须从右往左写,每个字母不仅有分写和连写。还有词首、词中和词尾的差别。要想写的工整、流利,就要多写多练,应该给学生多留一些笔头作业,除了专门的书法作业外,还应该坚持听写、抄写和默写等训练。经过两年的书写训练,相信学生一定能流利且工整地书写阿拉伯语。写作是学生在基础阶段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年级阶段,主要通过遣词造句、补充句子和写话练习等项目训练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二年级阶段,便可开始让学生模仿课文练习写作,每周布置作文作业。这样既练习了写作,把所学的东西加以运用,教师又可以从中检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共性的问题反过来加以讲解,让学生真正掌握词的运用及弄懂必要的语法现象。
参考书目
1.杨建荣,阿拉伯语基础教学之我见,《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刘亚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基础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定组、高年级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定组,《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3.史希同,如何在阿拉伯语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北京外国语大学2006年教学研究论文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4.彭金熬,1987,阿拉伯语教学法初探。《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第2期。
5.陈晓燕,1998,关于交际法和传统法结合并用的几点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