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二、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双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优(教师优教,学生优学)模式的课改理念,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模式,转变教学思想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的需求。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小学生才会感到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将小学语文课堂还给每一位学生。
三、生本课堂教学研究的背景
(一).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二).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日渐被教师所接受。当堂达标教学是目标教学的本土化、个性化模式,是目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具中小学特色的优质教学模式。
(三).目前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同问题:
1、缺乏明确的教学改革方向。
2、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3、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
4、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
5、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创新,学生的主体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四、问题解决的主要措施、主要方法
进行生本课堂教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有生本理念,以学生为本,新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9月24日,我在我班上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这课时教学中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读、问、批、画、悟;在教学方式上力求开放自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到不过精过细;要读与写相结合;一定要布置好课前作业,课前我让学生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并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来读读背背;我还制作了生动精美的PPT课件来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读中悟情,熟读成诵。
语文生本课教学中我认为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读中悟情,熟读成诵,但教师想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能快速背诵,往往要采取一些手段、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
在这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跟以往一样对诗文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虽然用了课件,比较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了多媒体带给孩子们的兴奋感,但我认为远远不够,我在教学时努力尝试多种背诵方法,如先让学生试着“2212”“1222”“1111111”“43”“12112”等打着拍子或敲着鼓似的节奏背诵,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并进行分组比赛,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于是在快乐的游戏中就把两首诗轻松地背了下来。
这种形式是我在这次教学中的大胆尝试,学生感觉背诵古诗就跟玩似的,有孩子还大胆提出“老师,背书像唱歌一样的,我可不可以这样啊······”,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完成了这节课的背诵任务。
背诵了古诗后那如何带领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呢?我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书上图片,设想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 独自在外的诗人, 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呢? 随后请小组带着这个问题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诗人的心情,这时,我让学生带着情景边读边想象,再次诵读古诗。有的孩子竟能根据眼前情景讲出诗中故事,有的呢像古人一样仰望美景诵读古诗,同时有些孩子还表现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看景伤怀或悲凉郁闷的一面。于是,在学生的眼里、心里,在各自的角色扮演中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那场面可真是美不胜收!
(二)、读写结合,写中悟理。
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不仅仅学知识,也是悟理的过程。课前我设想学生对古诗中“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中“插”和“萸”容易写错,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哪些字容易出错,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很快就指出这两个字的写法。有孩子还主动到黑板上书写,我觉得让学生自己发现的过程是个奇妙的事情,明白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还记得在教学本册第六课生字“杂”字时将这个字的下面部分写成“木”,学生主动提出老师您写错了,我说:“是吗?我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写的呀!”我运用教师教学艺术巧妙的回答,还故弄玄虚说“不会吧?”,有孩子不服气,非要上讲台教我写。我呢,就任由学生摆布,终于将这个字书写正确了他们才善罢甘休。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明白老师也会出错,我又告诉孩子们“写字一定要看仔细,不然有些字可能要一辈子书写错误呢!今天很感谢孩子们给我上了一课”,孩子们听到这些话乐开了花!这时我顺便让学生说说通过刚才这件事你悟到了什么?孩子们也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三)、课外延伸,课堂内外相结合。
拓展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问孩子们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可以读或背给同学听听。我认为中国古代的诗文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进入到这个艺术世界之中,我们不仅可以超越时空,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窥见折射出时代之光的人的精神世界,体会到诗人和作家们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领略到他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而且还会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
2020-6-26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