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任务驱动学生阅读整本书——以《边城》为例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黄小琴
[导读] 新课改的实施对阅读量、阅读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对阅读量、阅读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要求的作用下,整本书阅读应运而生。在中职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还可以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保障的。在本文中,本人将以《边城》为例,从课前预习、课中阅读和课后复习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用任务驱动学生阅读整本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驱动学生认知世界,指导学生体验审美的活动。在实施中职语文教学的时候,广大教师重视阅读教学,且以教材内容为中心,探寻多样方式实施阅读教学。但是,教材文本是以单篇为主的,而且,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会机械地讲解文本中的字词、语句,如此使得语文成为最好教也最难教的一门学科,同时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针对此问题,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储备,锻炼阅读能力。以《边城》为例,在组织中职语文教学的时候,我尝试利用如下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一、课前设计任务,驱动学生自主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中职生,随着语文阅读储备的不断增多,阅读能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设计阅读任务,驱动学生自主阅读,是有可能性的。而且,整本书篇幅较大,内容纷杂,需要学生们在课前提前做好准备,如此才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就阅读内容与教师展开交流,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基于此,在组织《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我会先围绕阅读文本,为学生们设计不同的任务,用任务驱动他们自主阅读,从而帮助他们从整体上建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做好课堂互动准备。
        具体地,在组织整本书教学之前,我为学生们设计了如此自读任务:
        1.自读要求:利用两周时间,自读《边城》这本书,应用批注式教学法,边阅读边勾画较为深刻的语句,同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阅读问题。
        2.自读目标:自读《边城》这篇文章,找出湘西地区的文化内容,对比、分析“边城”独特的湘西文化;思考,文章最后设定的“翠翠无限等待”的如此结局的意图;感知作者蕴藏在《边城》这篇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掌握作者在书写文章的时候,所展现的淡化情节、虚化人物、散化结构的写作风格。
        如此自读任务的设计,将整本书阅读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们,便于学生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整体上探寻文本内容,提升整本书阅读效果。


        二、课中设计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还需要帮助学生建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增强阅读能力。课堂是教师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尽管,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学生们带着教师设定的任务,对《边城》这本书中的内容进行了初步阅读,建构了整体认知,但是,受到阅读能力的限制,还是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继续发挥任务作用,驱动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内容,建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实现阅读有所获。
        比如,在组织《边城》课堂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围绕文本内容,我设计了探究文本的活动,利用不同的活动任务,驱动学生们思考,并通过解决这些任务,建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边城”的主题为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我设计了探寻“边城”自然风光、人情世故和现实生活的任务,要求学生们回归文本,勾画出“边城”美、爱、纯、和谐、自然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的刻画有怎样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文字语言,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自然而然地把握文本主题,提升整本书阅读效果。
        三、课后设计任务,指导学生理清文本思路
        整本书阅读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实施是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环节的。学生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其主体性是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的。所以,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在课前为学生们设计明确的阅读任务,在课中用任务驱动学生深入思考,还要在课后,立足学生的阅读情况,继续设计任务,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任务梳理文本思路,建构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升阅读效果。
        比如,在组织了《边城》课堂教学之后,我为学生们设计了制作思维导图的任务,要求学生们围绕故事发展过程,建立框架图,将人物、情节等,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从整体上真正地建构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实现整本书阅读。而且,在如此课后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还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实施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将阅读任务贯穿到教学始终,使学生带着任务,走进整本书中,实现有针对性、有目的阅读,储备丰富的阅读素材,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涛.学生终身发展视野下的中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探索[J].职业,2018(32):124-125.
        [2]毛舒燕.“整本书阅读”理念驱动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新探[J].课外语文,2017(30):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