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北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一楼的主题为大海,二楼以森林为主题,三楼以天空为主题,各楼层围绕大的主题背景、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目标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活动环境。
一、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
为使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与幼儿产生交流作用,需要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每位幼儿看到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在老师的改动下变成了自己喜爱的玩具,使幼儿明白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道理,也能开辟(图书角)(益智区,棋类,扑克,算数等等)(巧巧手)(农贸市场)(音乐角),让幼儿自己的想象有了展示的舞台。
一、让孩子自主创设“孩子的世界”。
本着“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创设方式是:老师设计背景,幼儿想象具体资料,比如幼儿剪贴的图画、收集的活动资料,由幼儿自由装饰布置完成。
例如在主题《冬天到,新年好》的主题环境中。孩子们在冬天都要戴上手套,保护自己的小手。于是,在他们对玩手套很有兴趣的状况下,就生成了为妈妈挽毛线团的美术活动。
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不是一件难事,目标也较单一,当孩子们画完五颜六色的毛线团后,老师将他们的作品进行过塑,于是,主题墙面的第一个板块出来了。同样的方法,下一个活动,生成了妈妈为我织“暖暖的手套”活动资料,孩子们的第二幅作品也就成为主题墙面的第二个板块。在两个大的板块的正中央,老师可以收集有关兔年的图片和精美的小礼品包装盒,这样主题墙面资料就形成以幼儿作品为主的结果,孩子们就会经常三三两两欣赏他们的作品,凸显出主题墙面较强的生命力和环境的教育实效性。而且,透过孩子参与主题墙面的创设,他们就会明白,此刻是冬天,就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要过新年了。
充分利用空间,依托家乡特色资源,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创设一幅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礼貌的校园,生活的校园,孩子的乐园。教室在环境布置中要着重体现空间的特色,以特色来激发小朋友想象和创造的灵感。相同的材料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呈现。例如在墙面设计上,老师和小朋友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然后将众多的奇思妙想进行筛选,并把好的想法通过墙面展现出来。独特的墙面布置成为教室环境的一道风景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老师是第二任老师,而环境是第三任老师。环境是会说话的,孩子置身其中,透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去探知,这样得到的知识可能比老师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去讲说更容易让孩子理解且牢记。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太多的禁令只会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
幼儿园是孩子们自己的家,应让幼儿充分的发挥他主人翁的主角地位,除了必要的知识经验的传授,其他的就该交由幼儿自己去创造,老师则从旁协助、引导,带领着孩子去探索会比填鸭式的教育得到的成效更加显著。教师还要给孩子留有空白,给孩子创作想象的空间,这样,在增强互动的同时幼儿的潜力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