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高惠环
[导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呢?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提高
一、首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对学生们来说,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方面,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阅读的窗口,以开启他们的阅读之旅。我们还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多媒体,甚至影视片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所设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
        我们要知道,兴趣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力量的源泉,所以老师要精心构思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意境,从而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比如,首先设立一些富有吸引力的导语,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看见以后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学生们阅读的内容要适合他们的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程度不能够太深也不能够太浅,否则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其次,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我们可以利用灵活多变的阅读方式,来给学生们创造优雅的阅读环境。结合他们这个年龄段以及教材的特点,利用一些朗读竞赛,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体会到阅读存在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进行针对性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从目前我校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对于电视剧、动画片、漫画书、手机游戏等的兴趣远远高于阅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他们对阅读的认识不够以及阅读品味低下,不会选择书籍等,造成学生阅读面窄,兴趣不浓,学生自主化阅读习惯差,自主化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化阅读的能力。
        1.要围绕课本这个中心,然后慢慢的过渡到课外,做好拓展阅读工作。为了巩固同学们课上所学习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后都要加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这些阅读内容学生完全自主化阅读,并且完成相关的任务或者习题。
        2.布置阅读书目时要各种体裁兼顾,保障学生阅读的广泛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学生喜欢读小说,有的学生喜欢读杂志。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学会分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各类体裁都要兼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阅读,实现自主化阅读。
        3.注重阅读后的交流,让阅读更加深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种实践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积累语言,训练语感,让课外阅读更好深入。让学生有自己的收获、见解。让学生开展辩论赛,组织学生对书中观点进行辨析,对人物个性进行探究。交流是一种自由发言。

可以发布新闻,概述故事,也可以介绍新书,还可以续写小说。阅读交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交流思想感情,锻炼语言,推动自主化阅读。这期间,我安排了交流的阶段:一开始是师生共同确定的主题交流,然后是学生自由交流,最后是小组辩论交流。这些措施目的就是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把阅读活动引向深入,推动自主化阅读的进程。
        4.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抓住一切尽可能的机会去投入到阅读中去,广泛的阅读,让其成为生活中一种习惯。所谓的广泛阅读,不仅仅是停留在我们的课本之上,这同样也包含对课外读物知识的接收,以及与外界的交流。我们阅读的对象,即选择的书籍类型,刊物类型最好集中在经典这方面,以及大师的杰作,这样对我们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阅读素养的积累都是最有帮助的。我们培养任何一种习惯都是一样的,需要每天反复有序的进行,阅读即是如此。我们可以先定下一个小小的计划,然后每天如期施行,这样日复一日,就会形成一种好的习惯。
三、采取正确阅读方式
        很多学生阅读一本书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看完以后脑子里什么也没有,根本就不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思想上没有任何的跨越。还有的学生读的书里没有一些文化素养,都是关于武侠都市类的小说,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学不到有用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们有正确的阅读方式,读健康的有文化价值的书籍。让学生们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对于那些好词好句以及成语进行摘抄,然后为自己所用。例如,《刷子李》这篇文章,对于它的阅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读的时候标记一些好的句子,进行一个积累,以后可以用在自己的写作中。老师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总结刷子李这个角色的人物特点,以及全文他的神态变化等等,从而加强学生们在阅读是的思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营造阅读氛围,提高阅读质量
        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应该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处环境拥有浓厚的阅读氛围。当学生对一件事情有了一定的热情以后,就会开始深入的了解。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其次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阅读资料能够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除了课上知识以外,还要加大课外阅读情况,让学生能够源源不断的接触到图书,这样就会让学生对阅读拥有更大的渴望,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阅读当中,更喜欢让图书包围的感觉。
        总之,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课上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形式,阅读教学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科学、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关键所在,也是重中之重。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们的个性发展,一本好的书刊、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行为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塑造独特的个性,从而有利于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95-96.
        [2]周彩霞.快乐阅读,照亮心灵——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途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92.
        [3]王永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