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升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马德俊 徐亚楠 戴岐
[导读] 习主席在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中曾讲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
        [摘要]:习主席在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中曾讲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在这场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进程中,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应努力学习传统文化,承担起自己“传统文化旗手”的责任与义务。本文也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立足于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群体,通过调查研究来审视这个群体的不足,并积极探索对策。以期望传统文化在这个群体能够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从而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进而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外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对策

一:引言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似一方水土滋养代代中国人,增添文化自信。对于外语工作者,这正是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赢得话语权的重要前提,因此掌握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着实令人担忧,受课程设置,自身兴趣等的影响,很多学生更趋向于学习外国文化,渐渐忽视了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为此,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学校、个人的共同努力,让“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真正熟稔中华传统文化,改变当前文化天平倾斜的现状。
二: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现状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此次调查以发放线上问卷的方式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了解情况做了了解,并将调查结果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了解传统文化缺少主动性,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学校和家庭都起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学生对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了解仍有所欠缺和主动性差。其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不够广泛,很多外语专业学生只是对一些耳熟能详的风俗习惯,故事传说有表面了解,这说明其了解的不够深刻和广泛。       
三.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相比于七夕夜的遥望星河,大多数学生沉浸在情人节的玫瑰香;相比于元夜时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外专学生更流连于圣诞节的彩灯点点。二是教材内容不完善,根据美国语言学家可拉姆契的研究,学习外国文化应与母语文化结合,辩证看待[2]。

但在目前的外语专业教学的教材内容中,中华文化内容涉及很少,这种“营养摄入”的不均衡会使学生西方文化的“腿长”,中国传统文化的“腿短,这样下去连走路都会跌倒,又何谈全面发展,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旗手”?
四.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华文化素养提升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深入剖析了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现状,在对策方面从学校,社会,个人三方面着手,并将学校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在学校内改革原有教材和课程体系,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主动性;在社会上让新媒体助力;在个人方面,学生应更看重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1.改革原有教材和课程体系
        一是根据时代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的要求,修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大纲里加入关于传统文化的详细的必选修课程以及考察方案和人才要求。二是优化目前的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必选修课程,并且严抓结课考察,杜绝学生“混分”,确保课程内容能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的深度启蒙。三是改革目前的外语专业教材,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通过以上方法从教材和课程方面帮助改善现状。
2.创新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
        要创新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需要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第二课堂是指独立于第一课堂之外,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由专门教师指导和负责,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余活动,如社会实践,文艺体美活动等[3]。第二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充分认识和欣赏传统文化的美。
3.培养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使其主动学习传统文化。高校教师在授课中应适当引领,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意识到其文化身份,培养其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其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
4.让新媒体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在信息时代,社会各界可以充分利用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如通过《传承》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及技艺;或如签约自媒体人李子柒。社会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造文化环境,提升外专学生中华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美]Kramsch.C.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周苏娅.对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5).
[3] 张红霞, 2].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素养提升的对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作者简介]:马德俊(2000-?),本科在读,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生,专业:商务英语(山东济南250100);徐亚楠(1999-?),本科在读,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生,专业:商务英语(山东济南250100);戴岐(1993-?),硕士,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山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201914439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