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我国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教育方面,党和国家尤为重视,既要保证学生们的健康安全,又不能放松对孩子们的学习要求。为此,中央提出全国各中小学全面严格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方针,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线上学习这段过程对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对国家和整个教育事业都是极富有意义的。因此,本文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现状进行整体分析和反思,总结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今后的线上教学以及线下复课后的教学提出建议,希望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积累宝贵经验。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现状;教学建议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次线上教学活动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实施,具有规模大、持续时间久、覆盖年级广等特点。经过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
(1)教师缺乏线上教学的经验,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获取优质课程资源途径有限
(2)上课时不能与学生实现有效互动,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控并指正
(3)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有的学生不能快速熟练地掌握软件的操作,还有的同学家中根本无法提供硬件教学支持
(4)线上教学覆盖全年级,各个年级学生特点不同,即使同一年级教学方式和侧重点也会不同,线上教学无法实现因材施教
(5)课下作业完成效率难以保障,教学评价也不能全面的进行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虽不能完全取代线下教学,也必定成为大势。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对线上教学的推广和发展形成严峻的阻碍,只有致力于解决,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打造新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实现教学功能。
二、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启示及复课后教学建议
1、不论何种教学模式,务必重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主动性的调动者,承担着串联起教师、学生以及教育内容等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积极组织和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不仅是提升自身素质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为学生和为教育工作负责的态度体现。
教研部门主动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围绕本次线上教学的经验总结,以及应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问题展开教研,鼓励教师们通过交流分享,梳理归纳有效的教学经验,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征及学习需求,为教师提供可行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网络学习资源丰富的优势,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不拘泥与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难度浅显、易于掌握的知识,将教学重难点后移至线下复课。同时,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教学原则,即便线上教学在此方面实施困难较大,也不能忽视,教研部门有义务提醒和督促教师们将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丰富孩子们的学习体验。最后,教学评价不能缺少,除了可以提供给教师适合时宜的测试题之外,教研部门也可以出面定期组织一次大型考试,既能检测线上教学的效果,也可以引起广大师生对线上教学的重视。
2、区别线上线下教学特点,因地制宜做好衔接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学习的主动性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线上教学,学生通过网络上课,学习地点在家中,没有教师也没有同学,缺少学校的学习氛围,较容易自由散漫。再加上学生本就自制能力差,网络的诱惑,若再没有家长在身边监督,则很难保证上课时注意力的集中,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利用网络优质且丰富的教学资源,制作精美有趣的教学课件,尤其是在讲一些课文时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善于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多安排和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积极分享和讨论,并生动幽默地讲解知识点,加强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效率。对后进生、性格内向的学生以及家庭条件有限等不适于线上学习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努力提升课堂趣味性。
线下教学使广大教师较为熟悉的教学方式,但经过长期的线上教学后,线下教学的实施也与之前有着一些不同,需要教师进行适当调整。在心理上,学生习惯了散漫的线上学习生活,难以立即适应规律的学校教育。另外,在学习上,长期的假期加上线上学习的放松,可能会导致个别学生成绩的下滑以及某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这都是对学生今后发展的不利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教师在复课后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状态,珍惜线下学习机会,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教师不能“急功近利”,虽然教学进度在线上教学时有被打乱,但绝不能以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追赶教学进度,要做到合理安排,查缺补漏,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最后,针对某些由于线上教学导致的“问题学生”,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并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单独交流、个性辅导等方法充分了解问题并想法设法解决,确保不因线上教学的展开让任何孩子掉队。
3、课前、课中、课后三管齐下,保证学生学习效率
线上学习在家中进行,主要的监督任务由家长甚至是孩子自己完成,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想提升学习效率,线上学习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心理上,提前进入上课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自己紧张的暗示。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相关物品和资料,检查好网络、耳机、耳麦等设备是否完好。
二是课中要集中注意力,紧紧跟随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线上教学时间较短,因此更注重听课效率。缺少课堂学习氛围的情况下,学生往往需要自主地捕捉教师发出的信息,精力集中紧跟教学流程,对于不能及时记录的信息应当截屏或者拍照,以备课后复习。
三是课后及时复习不能懈怠。课下的复习包括教师布置作业的完成,以及课外书目的阅读。不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要查缺补漏,积累知识量。因此,学生应当及时将课后的学习情况与教师进行反馈,也可以在同学间进行交流,将教学带到课后和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张雅伶.抗疫背景下线上教学现实挑战与路径优化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9):11-12.
[2]赖媛媛.探讨疫情期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技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7):8-9.
[3]李卫平.疫情背景下基于线上平台的小学中年级趣味作文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2020(3):78-79.
[4]昌敬惠.线上共成长 静待花开时——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经验分享[J].语文教学通讯.2019(8):54-55.
[5]袁愈新.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助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3):44-48.
[6]冯玉梅.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4):15-16.
作者简介:徐飞,1986年生,女,满族,籍贯辽宁省开原市,专科学历,初等教育(英语教育教学)专业,职称: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