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教育具有特殊性,它要求教师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开展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是幼儿教育的显著特征,教师必须在欢快的气氛中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而欢快的气氛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置,针对某种特定的教育现象,幼儿很有可能自发形成愉悦的心情,这就让幼儿教育具有了随机性的特点,教师要巧妙的借助生成性教育资源,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本文就幼儿教育中如何把握随机教育思路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随机教育;思路
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是工程师,需要运用智慧搭建幼儿的成长之桥。幼儿教育不同于传统教学,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教师无法把所有的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呈现,多数时间都是在游戏中让幼儿品味到快乐,游戏本身充满乐趣,对幼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同时游戏又存在着不确定性,很多生成性资源都可以成为教育素材,为此幼儿教师就要牢固的树立随机教育思路,根据幼儿教学的外界环境与幼儿的身心变化情况,随机性的植入教育内容,让幼儿从中受益。
一、随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关注文化教育,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幼儿活动中,教师会刻意设置活动内容,把活动内容与讲解知识相联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随机做出的各种反应成为教师的随机教育素材,通过随机教育,让幼儿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不可否认,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借助生成性教育资源开展文化教育本身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教育之上,就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智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部分,美育与德育同样重要,幼儿阶段正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幼儿阶段帮助幼儿构建健康的价值观,将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随机教育中,专门性的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案例并不多见,需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2.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随机教育本身就应该含有启迪性的色彩,通过随机教育,要让幼儿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并不是让幼儿直接说出正确答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比如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引力”概念时,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在于引力会产生的自然现象,带领幼儿重点讨论引力与生活,教师的随机教学内容完全的围绕在“引力”的现象展开,在这样的教学逻辑下,学生的探索意识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
二、幼儿教育中把握随机教育思路的策略
1.在生活情景下,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学校教育反复强调的“重头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安全意识”教育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教师通常以主题性的教学活动形式,一次性向学生输送安全意识,而并没有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学了就忘,忘了再学”的循环之中,鉴于此,教师就要把安全意识贯穿到学生的生活情景下,在生活中构建安全意识。举例说明:在幼儿园早餐和午餐时,教师就可以安排一名幼儿监督其他幼儿打饭,在其他幼儿打饭时,监督者就要反复告诫其他幼儿打饭时的注意事项,汤不能乘的太满,以免溢出烫伤;更不能嬉戏打闹,以免相互碰撞,被烫伤或者被厨具磕伤,幼儿之间随机性的相互监督,可以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师的随机性教学要融入到幼儿学习的各个层面,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当前,正处于新冠疫情的防控阶段,就当前的疫情发展趋势来看,新冠病毒或将长期处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培养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抗击病毒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病毒的理解与认识。教师把幼儿分为两组,两组幼儿分别扮演病毒和免疫力,然后以抢答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有关“讲卫生”的问题,哪个组得分多,哪个组就获胜,如果病毒组获胜,教师就宣布病毒战胜人们身体的免疫力,整个世界将陷于危机之中,反之则宣布人类终于战胜病毒,为了捍卫劳动成果,一定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采取随机性的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对于人的成长具有指引性的意义,为此在幼儿教学时,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培养学生形成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演讲比赛,在演讲时,幼儿会发现彼此间的差距,此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幼儿那些演讲优秀的小朋友都有爱读书的习惯,因为他们读了很多书,所以在演讲时,就可以保持头脑清醒,语言具有连贯性,当运用到具体的例子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当幼儿之间意识到差距时,那些演讲水平一般的幼儿就会主动的阅读,因为他们想要赶上并超过演讲水平在自己之上的幼儿。尽管教师刻意设置演讲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可是要想让幼儿保持长期的阅读习惯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强调,教师要借助幼儿在园的有限时间内,挖掘教育资源,运用挖掘到的教育资源对幼儿开展阅读兴趣教育活动,通过反复的随机性教育,推动幼儿自主阅读。
三、总结
随机性幼儿教学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洞察力”,并具有一定的“敏感度”,无论是“洞察力”还是“敏感度”都需要幼儿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教学基础,为此幼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关注幼儿,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随机性教学做好准备,当捕捉到生成性教育资源时,教师就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从安全意识、卫生习惯、阅读习惯、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开展教学,让幼儿在随机性教学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内容,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雅萍.幼儿随机教育撷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7):142-143.
[2]孙殿玮.例谈如何在随机教育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06):113-115.
[3]石海心.论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随机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5):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