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认识到,幼儿年龄小、好动、好奇、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弱,所以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班主任老师针对幼儿在幼儿园、在家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认识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采用可行、幼儿感兴趣的有效策略,达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目的,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安全、教育、幼儿
一、班主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的班主任全面负责管理本班的班务工作,要协同配班老师为幼儿创设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幼儿一天近十小时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好动、好奇、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弱,所以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我们老师的美好愿望,所以幼儿园班主任针对幼儿在幼儿园、在家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非常必要的。
二、幼儿园班主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个别班主任对新纲领的理解有偏差,孰不知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以导致部分教师对待安全教育课的态度不端正。
(二)班主任组织的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的效率不高,手段单一。
(三)部分班主任进行幼儿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
(四)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偏少,导致家长的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淡漠。
(五)个别班主任没有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家长委员会的力量,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安全教育活动没有很好的实施。
三、幼儿园班主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班主任与本班配班教师要认真学习、领悟纲要精神,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学习和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事故的基本常识,以便万一发生意外,能进行急救处理。
(二)班主任切记,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要从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开始。
班主任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安全,怎样做不安全。
1、不间断的对幼儿进行幼儿生活安全教育:例如:不在教室里乱跑避免摔倒、吃饭时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入异物、不把手指放入门缝避免夹伤手指、上下楼梯不可打闹避免摔伤、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等等。
2、每次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如在带领幼儿玩滑梯之前,先要提常规要求,教育幼儿不要拥挤,前面的幼儿没滑到底及离开时,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秋千时,双手一定拉紧秋千绳;玩小的玻璃球等的玩具时一定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等的常规要求。
3、对幼儿园的药品和有毒物品的管理更要有严格的安全要求。如:幼儿的药品一定要有专人保管,贴上标签外,内服药和外敷药要分开放置,给幼儿服药前还要仔细核对姓名、药名、用量,认真做好服药记录,以防拿错或误服。教师消毒用的消毒剂、杀虫剂等要妥善保管,不让幼儿接触有毒物品和盛放有毒物品的容器,以免教师一时疏忽,让幼儿发生意外。
(三)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达成教育上的一致,利用生动的活动课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针对在日常活动中出现的有安全隐患的情况,教师与幼儿进行讨论并经常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躲避、处理危险的简单方法,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有些幼儿经常流鼻血,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幼儿惊惶失措地跑来向我求助,我抓住这绝好时机,向他们演示正确的处理方法:先把头向后仰,用干净的软纸或药棉堵住鼻孔,再用冷水敷脑门,安静待一会,不要乱动。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亲眼目睹了事情的处理经过,以后再有幼儿流鼻血时,他们自己便能处理的很好了。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我们设计了“手指划破了”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又如,为了教育幼儿“感到不舒服,主动对老师说”,我们设计了活动“生病以后”。通过观看情景表演,让幼儿明白如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成人,以免耽误病情。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
(四)班主任带领下和配班教师认真组织好每月两次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亲身感受演练的过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如在十一月份的消防演练活动中,幼儿们知道了如果火灾来临了不要慌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弯下腰从消防通道进行逃生的技能。活动结束后,还要对幼儿进行经验的总结,效果非常好。
(五)班主任注重做好家长工作,共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每次召开家长会,都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我们还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张贴有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小常识,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让家长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再马路上打闹和玩耍等,让幼儿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让家长教育幼儿懂得“水、电、火”的危险,不让幼儿玩火,不摆弄电器。让幼儿知道拧动天然气、煤气罐开关都是大人的事情,你还小,所以不应乱动。还要教育幼儿不做危险的事情,如教育幼儿不要爬阳台、不要从阳台上往楼下丢东西、不爬墙、不爬树等增长了幼儿的见识,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给幼儿园班主任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几点建议:
(一)加深对“新纲领”的理解,提高教师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效率。
(三)利用多种手段,加大幼儿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四)加强与家长联系,共同配合进行安全教育。
(五)充分利用幼儿安全教育的丰富资源。
五、结论
班主任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班主任的的引领、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的成败。所以幼儿园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应清醒的认识到,在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一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征服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幼儿学会了自我保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交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目的,也才能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2〕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实验教材《幼儿卫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