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体育锻炼有效性及其习惯养成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林秀玲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户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科学健身,增强身体素质等颇有成效。这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高质量教育,这样健康良好的锻炼方式需要从小抓起,要从幼儿时代就开始培养正确、规律的锻炼习惯和方式,对今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身体素质都有极大的帮助。接下来,本文就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有效性以及习惯养成方法进行简要的研究说明。
    关键词:幼儿;户外锻炼;习惯养成
        引言
        近些年来,幼儿园开始重视引进户外体育锻炼,将幼儿置于大自然中,让他们试着从体育锻炼中学会亲近大自然,以此来提高幼儿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室外环境中幼儿可以放飞天性、无拘无束,同时也能培养幼儿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所谓的户外体育锻炼的有效性首先就是体现在必须要走出室内,利用外界未知陌生的锻炼环境,达到提升幼儿学习体育的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一、现实中幼儿户外锻炼的不足之处
        (一)幼儿户外体育设施不完善?
        户外体育设施不仅仅包括器材设施,还有活动场地、锻炼细则等各方面,先从器材设施入手,目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所需器材可以分为大型体育器材和小型体育器材两大类。通常每个幼儿园都会购置滑梯、秋千等大型设施,但相对跳绳、毽子、球类等小型运动设施购置较少,器材种类单一、数量不足,这是因为幼儿园用于购置体育物资的资金少,其次误认为幼儿足以通过大型设施锻炼玩耍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设备器材的陈旧老化也是一大问题,园内更新换代的资金不足,存放地点有限,过时的设备和器材不知道如何妥善处理。
        再从活动的场地出发,根据调查,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有限且单一,不只是在地面类型上,还有功能性上都存在这种问题。全部铺设水泥场地和全部铺设塑胶场地两种做法皆不可取,前者缺少资金铺设塑胶场地,置幼儿户外安全于不顾;后者过于重视安全,忽视了幼儿身体发展需求的多样性。而且场地面积有限,会带给幼儿紧促、限制的运动压力,功能性场地方面大多都有跑道,可是缺少像游泳池、沙坑等多样性的场地设施,因为许多老师怕麻烦、也害怕幼儿出现意外,但这就不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最后讲到锻炼细则问题,这就涉及到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层面存在不足,幼儿园不重视锻炼标准细则的规划,在幼儿初次接触户外体育锻炼时,不能及时传输给学生系统科学的运动规则,形成正确完善的锻炼意识。不完善或者不存在运动细则还容易出现错误的运动方式,对幼儿身体骨骼发育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户外体育课程比重较小
        家长们大多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迫切后,就会导致家长忽略孩子的身体成长,错过孩子养成正确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同理幼儿园面临着升学压力以及生源问题,对孩子的课业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书包也越来越重,经调查表明,中国青少年的近视比例逐年增高,这也与孩子从小就长时间埋头在书本和作业有很大关系。不仅如此,幼儿在课程结束后还需要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兴趣班,更是将他们仅存的可以放松休息的休闲娱乐时间彻底占用,长此以往,幼儿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比重就逐渐被繁重的课程取代,对幼儿身心发展不利。
        (三)缺乏专业幼儿体育教师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幼儿户外体育锻炼存在的一大问题,究其根本在于专业学校安排专业不合理,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很少有幼儿体育方面,让学生在学校中所获取的幼儿体育知识和技能本身就不充足,等到工作时就更不可能在幼儿体育方面下功夫,从而就忽略了幼儿体育的重要性。而体育专业的学生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幼儿教育等领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技能,但仍不能应用到幼儿教育领域,同样是“有心无力”。


        二、提高幼儿户外体育运动有效性的意义
         (一)更好地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相继问世和广泛应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青少年和幼儿都是巨大的诱惑,他们会沉迷于游戏、小说等而不再踏出房门出去运动,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体重不断飙升,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通过提高幼儿户外锻炼的有效性,就可以从小时候辅助他们锻炼身体、强筋健骨,打好身体骨骼发育的基础,锻炼他们的肌肉能力,让他们的身体机能也慢慢灵活起来,从而增强其身体素质。
        (二)培养幼儿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锻炼习惯的养成要“从娃娃抓起”,每个人对体育运动的擅长领域不同,对每个体育锻炼的爱好程度不同,我们不可能逼迫幼儿强行去进行他们不喜欢的锻炼,这就需要提高幼儿户外锻炼的有效性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习惯,因为幼儿从小接触到充实、有趣的户外锻炼,不管是在器材设施、运动方式还是老师教导等方面,真实体验到户外体育锻炼的效率和成果,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深深刻在脑海中,让他们今后带着乐趣去进行锻炼。
        综上,长期坚持下去,幼儿会对外界新鲜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户外锻炼,引导着他们走近大自然,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自然而然,幼儿就会养成规律的锻炼作息和锻炼习惯,以兴趣为主导,不仅在锻炼中增强体质,还获得了乐趣。
        三、幼儿户外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首先家长方面要重新重视孩子身体发育情况以及适时转变错误体育锻炼思想,家长作为幼儿最早的启蒙者和言传身教的人,所做出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心理和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家长先转变观念,并积极主动带领孩子去户外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幼儿心中就会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对养成良好的户外锻炼习惯有很大的帮助。当然错误的体育锻炼观念不仅家长存在,幼儿老师同样存在。幼儿教师不能因为麻烦而选择性的让幼儿去使用危险系数低的运动方式或器材,教师在注意每位幼儿安全的同时,还要适当给予幼儿自己注意安全和进行多样锻炼方式的机会。
        (二)开展多元有趣的户外锻炼活动
        幼儿阶段最吸引他们的就是有趣多样的户外活动,老师可以结合户外游戏、体育舞蹈、儿歌或者其他类型适合幼儿锻炼的运动,开展不同难度、不同规则的户外运动项目,甚至还可以利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例如: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进行一场班级间的友谊跑步接力赛,每组的四名成员在接力跑之前都要先穿过一段障碍,有快速通过高低杠、跳绳、踢毽子、投篮等项目,大家可以自行选择,顺利通过障碍后,才可以跑步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个人。通过这种结合多样化运动的比赛,不仅能激励幼儿的团队凝聚力,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取得胜利,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结语
        由此可见,只要提高幼儿户外锻炼的有效性,让幼儿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希望今后继续锻炼的意愿,养成良好科学的锻炼习惯不成问题。关键是在于家长和幼儿园及其老师转变错误观念,给予幼儿充分有效的活动时间、活动场地和活动指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鑫鹏.幼儿体育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9):34+51.
        [2]蒋翠娥.幼儿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34):.
        [3]高红燕.浅谈小班幼儿室内体育锻炼的优化建议——以江苏省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9(15):75-76.
        [4]冷庆红,黄浩洁.在家庭中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的途径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6(04):86-87+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