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胡廷坤
[导读] 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体思路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
        摘要: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体思路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有针对性进行选择。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理论联系实际、创设解题情境等等,让小学生对应用题解题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
        引言:应用题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教学重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解题兴趣,讲授解体的方法和技巧,让小学生充分掌握解题的思路,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一、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时,应用题的类型有很多种,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首先,掌握读题方法和技巧。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通过读题可以准缺掌握应用题的重要信息,为解题提供基础支撑。在读题时,小学生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数据信息等进行捕捉、标注,如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题目中一般常悦的关键词有:总数、总共、几倍、平均值等等。例如:在解答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某学校小学三年级学生新图书馆借图书,三(1)班借29本,三(2)班借了38本,三(3)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34本,三(3)班借书多少本?首先,学生要步骤的数据是:“29本”、“38本”,“比”、“总数”、“少34本”等信息,然后,再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开展解答活动。第二,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应用题的准确分析,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在实际解应用题教学中不难发现,造成小学应用题解题思路错误的原因竟然是对题干了解不透彻,造成理解偏差。比如在解答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妈妈让小明买苹果招待小朋友,小明先买了8个苹果,小朋友吃完后剩下4个,小明又买了8个苹果,最后总共剩下2个,问:小朋友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由于小学生没有正确分析题干,造成错误的解题思路:8-4-2=2(个)。如果小学生认真、仔细的分析题干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8-4=4(个);4+8=12(个);12-2=10(个),答:小朋友一共吃了10个苹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答题兴趣
        帮助小学生使提升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既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又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将数学应用题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帮助小学生丰富阅历、拓展解题视野。

因此,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让使小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解题教学过程中来,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有效运用实际中的真实情境,来激发小学生的解题兴趣。例如生活实践中常见的三种问题:第一,购物问题。在小学三四年级的应用解答中,总是会出现买水果、买学习用品等相关内容的应用题。如果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经历过自己购买的过程,对计算就会产生模糊意识,对总价、单价、个数等解题信息就很难进行捕捉。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相关购物情境,让小学生进行模拟体验,如购买学习用品、零食等。第二,乘车问题。在解答乘车问题时,如果小学生没有乘坐过出租车、公共汽车等,就不能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内在关系,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就比较困难。第三,得分问题。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关于得分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在进行解题时会遇到“篮球比赛过程中,红队得了18分、蓝队得了9分……”在解题可能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对篮球的得分机制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得分机制的普及,并且与体育教师有效沟通,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了解篮球的得分机制,从而增强小学生对于得分的理解。
        三、设计应用题解题情境,激发解题兴趣
        只有让小学生对解答应用题产生兴趣,才会提高应用题的解答准确率,促进应用题教学思路的拓展。在常见的应用题题型中不难看出,应用题多是由文字、数字等因素组成,相对抽象一些。但是,如果教师运用合理的情境开展教学时,就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解题兴趣,丰富小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要清楚应用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在解答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一块蛋糕9元钱,4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如果教师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带着你去买蛋糕,一块蛋糕是9元钱,那么有4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呢?这时,小学生就会在头脑中产生画面,然后进行迅速的运算,得出答案是5块蛋糕。通过有效创设应用题的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应用解答兴趣,提高解答是速度,从而促进应用题解答思路的形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用题是小学中年级数学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开展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拓展小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小学生的解题兴趣,促使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淑卿.邓建科、浅该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6).
        [2]廉翠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J]科学文汇(下旬刊).200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