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丁萍
[导读]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行业需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创建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来避免课堂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高校的数学教学课堂。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然后探究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策略,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策略
       
        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复杂性,一直被视为学生的学习重难点,为了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开放式的教学情境,现阶段小学阶段常采用多媒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在视觉、听觉的共同刺激下,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优势
        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突破教材资源的限制,结合课程内容在网络上搜集与其相关的有价值教学资料,并将教学板书在多媒体课件上制作,减少学生书写板书的时间,以免大量的书写板书降低教学效率[1]。另外,多媒体展示的课程资料包含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与传统言传身教教学方式相比,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教材《时、分、秒》这一课时,教师仅靠言传身教等语言传输方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差,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钟面放大,便于学生观察,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将秒针、分针、时针标记出来,将学生分为不同组别进行交流,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挑选小组代表来回答,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数据,搜索自己感兴趣以及知识薄弱点进行学习,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配置先进化的信息设备
        小学数学信息化技术的开展需要学校具有完备的信息软件、硬件作为支持,每个教师都需要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淘汰落后老旧的信息化教学软件,以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软件崩溃,对教学效率、教学进度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医院内部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使其掌握多媒体技术使用技能,更好的发挥信息化设备的应用价值。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数学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直观、形象、清晰的显示出来,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形象思维处于初期阶段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环节需要对信息化技术引起重视,合理应用该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教学环节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对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构建,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3]。

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小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理解度不足,经常将其与其它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相混淆,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将各个图像呈现在一张图片上,使小学生可以准确区分平行四边形与其它四边形的区别,更好的集中学生注意力,实现学生良好发展。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存在许多难以理解的抽象性内容,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进行重难点教学时,可以利用资源搜索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对教学方法予以改进,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学生对于圆柱、圆锥处于初步认识阶段,因此圆柱侧面积、圆柱表面积、圆柱体积、圆锥体积等知识的教学较为困难,这时教师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对圆柱、圆锥底面与高等知识具有基本的了解,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收集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圆柱体、圆锥体,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的学习具有直观的认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与理解难度。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在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途径,教师不再以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应用启发式教学转变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运算软件,使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四则运算,在学生运算正确时,软件系统会提示出“你太棒了”等语言,并奖励给学生一朵小红花,而在计算错误的时候,系统会出现提示音,并且发出“相信你下次会做的更好”等鼓励话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五)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分层教学
        小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具有显著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开展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以往在传统教学中就开展分层教学,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高能低耗问题日益凸显,这时可以在多媒体技术中开展分层训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教师在开展《小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出示整数的乘除运算题,巩固学生对乘除知识的掌握,使班级差生可以跟上教学进度,强化基础教学训练达到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再开展小数的乘法与除法,在教学结束后归纳学生的练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多加一些题目进行巩固,而针对学习好的学生,需要在教学时设置一些难度大的题目。
        结束语: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作为教育行业重要发展趋势,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对信息化教学引起重视,掌握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采取配置先进化的信息设备、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实施分层教学等措施,确保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天平.对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59.
[2]周述辉.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内蒙古教育,2019(29):44-45.
[3]周璇.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9(04):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