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艺术的学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课较差,还有一类是有特长,所以现如今艺考已经成为了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可能认为高中生艺考更加轻松,但事实并不是,相反,他们由于专业培训时间很长,所以文化课的复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对于高中艺术生的政治备考,政治老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如何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如何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是每一位政治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艺术生;政治备考;策略;美术生
引言:政治素养对每一位学生都很重要,如果艺术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错误认识,那么就会直接影响今后的发展。现在,高中艺术生的政治素养参差不齐,文化课的基础也较薄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无疑是一种失衡的发展状态。本文针对高三的艺术生政治备考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了探析。
一、艺术生的现状分析
本人现在带的班级有60人,据调查,有48人是文化差读艺术,而12人左右是出于个人喜好,然后一直培训这个喜好成为特长,所以最终选择了艺考,而大部分艺术生都是考虑到自己考不到好的普通大学,所以被迫而选择艺术速成。但这两类艺术生的专业能力绝对是有区别的,以美术生举例,他们高二下学期暑假及高三上学期会参加外出专业培训学习,相对有较强的美术功底的学生来说,花几个月参加培训的艺考生文化课的复习压力会稍微大一些。而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耐心读、记、背,对于即将要高考的艺考生,他们未必都能沉下心来学习。所以,政治老师必须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复习的效率。
二、高中艺术生政治备考出现的问题
1.备考时间少,文化基础较差
大概百分之七八十的艺考生是由于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才选择艺考,所以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特长和专业的培训,无形之中文化课学习时间缩短。基本上每一位艺考生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封闭训练,特别是美术生,心境影响创作,所以只有经历长时间的封闭管理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等到他们在三、四月份考完专业课才能真正回归学校进行复习,也就是说只有一百天不到的时间学习繁重的文化课。这对于很多艺术生而言,文综是高考的突破口,所以恶补基础,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
2.不良的行为习惯导致备考效率差
艺术生的主要性格特点就是活泼开朗,思维开阔,由于他们本身基础知识不扎实,容易导致他们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面对较难的题目,没有思考就直接放弃,这是学习知识的一大禁忌。而且,由于平常专业课懒散的习惯,当真正坐在教室上课时,他们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这都是不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表现。高考政治涉及四本必修内容,记忆理解内容较多,想要学好它,确实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三、高中艺术生政治备考的策略
1.明确目标,安排合理的备考进度
在新课程改革后,政治这门学科考查的内容总共有四本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如果想和其他考生一样安排两轮复习的时间段将教材理解通透是来不及的。在高考中,选择题占48分,非选择题占52分,如果想要拿到非选择题的高分,必须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有技巧性地答题。所以,艺术生只能选择攻破这十二道选择题,提高正确率。
因此,艺术生第一个小目标就是拿下大部分的选择题和少量的非选择题。对于备考进度的安排,教师一定要谨慎,可以把第一轮复习定在四月到五月,然后五月到六月就进行专题训练,有选择性地攻破各个知识点。第一轮复习的具体目标是为了提升艺术生的基础,达到稳、准、狠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对所有的考点进行一遍清晰的梳理和解读,在解读时还应该结合实事和政治热点,并且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是紧跟步伐的。在后期专题训练时,不能给学生布置过多的练习题,而是先要自己思考和分析,再布置合适的题目。这些限时的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找一找考场的紧张做题的感觉,让他们在考场上不慌张。训练时间尽量定在三十到四十分钟一份习题,老师也可以根据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进行自己把握时间。这些做法都是针对课堂上的复习和习题测试,为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考试感觉。
2.将政治课堂生活化
学校发放的教材是主要的授课资源,但这绝对不是唯一的教学途径和资源。高效果和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往往是需要从不同的途径找知识来授课,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现在,新课程改革非常提倡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科的教学中,对于基本上会使用和理解多媒体和计算机的高三学生,教师将信息技术引进教学过程中是完全没有障碍的。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信息技术的确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好途径。美术生可能平常很少接触与法律知识有关的书籍和视频,不过,即使是老师讲解,也是关于讲一些依法治国方面的问题,因此老师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小专题进行讲解。例如,当老师讲这个专题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国家乃至国际的案例穿插在自己制作的PPT中,让学生上课观赏。看完后,可以点几名活跃的艺术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感悟,然后教师再进行分析和讲解。这种方式无形之中就可以将政治教学生活化,并且不会让教学内容单一和乏味。教师还可以把国内外的实时热点新闻、社会事件、政治会议等视频或文案编制到教学内容中,然后,留适当的时间让同学们分小组探讨,最终将看法和感悟汇总公布到全班。在这些新闻的背后总会藏着各种各样的政治意义,如果借用得完美,就可以大大增长学生的政治知识和实用技能,因此,这就对政治老师的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高三这个紧张的时刻,如果政治老师只是把教材上的知识过一遍,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增添和删减,不仅让学生学不到重点知识,还会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
3.政治学科备考中增加总结、评价环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评价方式还是测评内容,都比较单一,教师只拿试卷的分数来看待一个学生的真正能力和学习效果。虽然这确实是即将高考的学生所看重的问题,但是老师应该知道这样的评判方式只会让学生关注考试考哪些内容,而并不会关注真正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过于关注高考分数将会培养出一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学生。当代社会的人才培养标准是多方面的,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虽然艺术生已经有了一技之长,但是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仅仅表现在他的试卷分数上,社会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灵活多变的头脑。在备考阶段,需要刷大量的练习题将知识点理解透彻、清晰牢记,但如果只刷题不懂得总结可能会导致效率不高。当学生做完一份试卷时,老师应该花心思总结出学生的易错点,然后再进行针对训练。有精力的老师还可以对每份试卷进行一个简短的评价,让艺考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让艺考生在短短的两三个月的备考时间里达到高效复习的结果。
四、结语
总之,在整个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政治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政治老师只有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地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筛选,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学到生活中的政治知识以及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而且,在高三备考这么紧张的时刻,必须要抓好一轮复习和最后冲刺。
参考文献:
[1]刘晓燕.新媒体视域下艺术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才智,2019
[2]王婧淳.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