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是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起步阶段,正确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健康成长,小学教育也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所以,学校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展开德育工作活动,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是优秀的,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也同样是班级教育的组织者,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承担起德育教育的工作。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展开讨论,探究出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实践策略和方法,给小学教育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正直的人格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特殊时期,一旦形成,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是对学生道德素养、思想、法律、政治观念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和体育、智育、美育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并且彼此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小学班主任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在小学教育的首位,让学生在幸福中接受教育。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小学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都需要围绕着德育工作进行。在教授学生知识之前,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小学时期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首次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会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个阶段的教育会对学生一生产生影响[1]。
小学班主任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灵魂过程中,发挥着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眼中具有非常高尚的地位,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有效强化德育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在人生的第一步就打好基础,绽放光彩。教育发展的今天,学校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德育工作应该是班主任在教育生涯中的首要任务,小学班主任只有清楚、明确这一点,才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取得德育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提高,社会发展一直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中隐藏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为了使教育事业适应全新社会形式,全面契合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工作。对教学模式和方法展开创新,为学生拓宽教学内容,不断利用全新手段教学,将德育工作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上[2]。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现存的问题
(一)对德育理念认识不到位
传统应试教育对现代教学影响深重,有部分学校和班主任更倾向于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忽视了德育工作。当今的时代是网络时代,有许多小学生在网络上了解各种事情。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只是在口头上向学生传达,或者在学生犯错的时候进行批评,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信息来源呈现单一化,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对全新的观念做出认知和实践,跟随信息时代的脚步,才能使德育工作更好的进行[3]。
(二)激励教育存在不足
现如今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引导学生,走向更好的未来的任务。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激励教育是不能缺少的,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小学班主任激励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在展开激励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激励目标不够完善,在教育中效果突出的不够明显。小学生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激励,能够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实践策略
(一)班主任提高自身修养
经过多年的教学观察表明,很多小学生在家中可能不太听从父母的建议,但是却对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教师的意见完全听从和信任。很多小学生都认为,班主任的话就是正确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了特别高的地位。所以,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时时刻刻关注并且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身道德思想品质,要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为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4]。班主任在日常工作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注意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感化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工作与生活实践充分融合
优质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形成良好道德认知,在生活中保持优秀的道德品质。小学班主任在展开德育工作时,要将教育和生活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德育、感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班主任定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让学生多多参加义工、献爱心活动;班主任也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运用这样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习惯,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顺利完成德育教学的根本目标[5]。
(三)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要想使小学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小学班主任需要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心理承受能力没有那么“强悍”,在这时,教师的教育方式如果不恰当,就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其的关怀和温暖,在这同时也能够清楚明白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可以多和学生进行单独谈话,谈话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家庭情况等,但是要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赖感。单独交谈一定要选择好时机和场合,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抛开班主任这一身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亲近。
(四)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班级是学生进行校园活动和学习的主阵地,一个班级氛围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小学班主任要制定完善、合理的班规,让学生严格遵守,逐渐形成自觉性。班主任还需发现班级中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仔细研究每一位学生在班级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可以轮流让学生体验班级的每个职务,使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学生带动学生,班主任做好引导工作。现如今,手机、平板电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非常高,小学班主任要善用这些移动网络工具,使其服务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6]。可以给学生搜集爱国、守法系列电影或短片,比如《感动中国》,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学生观看完,班主任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观后感,也可以进行绘画创作,班主任通过微信平台将学生的文学和绘画创作发送到家长微信群中,让家长一起鉴赏学生的作品,进而使学生家长参与到德育工作中,配合小学班主任,加强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和观念的培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小学教育中,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小学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权威人物,是学生的榜样,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在保证学生幸福、快乐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向凤芹. 幸福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 家长(下半月), 2018, (7):141-141.
[2]王艳红, 陈忠. 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 学周刊, 2018, No.352(4):173-174.
[3]黄碧婷. 刍议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 中外交流, 2018,(52):210-211.
[4]周玉蓉. 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8,(9):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