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是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精心挑选教学内容,保障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学生活力的激发备受关注,为了释放学生的天性,许多老师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重新调整教学思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如何释放学生学习活力?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基于此,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释放学生学习活力作为选题,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释放学生学习活力的相关策略及要求,以期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活力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这门学科对学生的良性成长及发展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在教学当中不断释放学生的学习活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学习积极性及能动性,有效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及技巧。传统的语文教学直接以老师的一刀切为主体,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少,最终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为了避免这一不足,语文老师需要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自由发挥和自主实践。
一、多倾听学生想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及鼓励,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产生更多的收获及成长,从而主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另外语文老师还需要积极安排教学活动,一一落实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应用。学生学习活力的释放对老师的要求较高,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时,老师需要尽量避免简单的苛责及一味命令,而应该了解学生的想法,注重情感上的互动,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给予学生更多的鼓舞,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老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保证学生能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想法天马行空,难以提出独到的见解,因此极少有老师会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小学语文老师需要调整教学思路,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注重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特点以及优势。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雪》时,老师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鼓励学生摘抄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互动的过程之中说出个人的心得体会,然后推选出小组长公开发言。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及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二、营造自由宽松氛围,加强师生互动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的直接及深远,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自控能力和反思能力较差。因此,为了释放学生的学习活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保障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注重自由宽松学习氛围的营造,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策略及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保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产生更多的收获。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和生活性比较明显,许多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对学生的自主实践意义重大。
老师可以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以平等的态度来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对话和互动,让学生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意愿,从而主动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以良好的状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有着明显的作用,语文老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对话以及平等交流,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进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学习活力的迸发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细心呵护学生的独特意见及看法,积极构建新型的民主交流师生关系,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思考和主动想象的空间及机会,从而在与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比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朗读的形式自行选择比较喜欢的角色,在师生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既能掌握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又能够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从而避免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学会信任老师并寻求老师的帮助,将老师作为自己的朋友。
三、创新教学方式,巧用多媒体教学
在推动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多媒体教学备受关注,多媒体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推动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语文老师需要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操作要求及标准,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与其他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的操作要求较为复杂,老师需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同行的优秀做法和经验,掌握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操作标准及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研究来找准多媒体教学的切入点及突破口,以此来实现高效教学,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师生之间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沟通最为关键,老师一方面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需要学习同行的优秀做法和经验,关注多媒体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将视频、音频的播放与图片展示相结合,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障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掌握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策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有所区别,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注重层次化的教学及引导,给予不同层次学生相应的辅导及帮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进而实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释放个人的天性以及学习活力。最重要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精心挑选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相关互动,保障课堂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释放学生学习活力作为选题,通过对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力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自由宽松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措施,以期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力的释放尤为关键,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及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气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张代娣.开放语文课堂 激发教学活力[J].名师在线,2020(13):22-23.
[2]赵德明.语文活力课堂的构建及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