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小英高段复习课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陈碧君
[导读] 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
        【内容摘要】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英语高段单元复习课、专项复习课中,提高小学英语高段复习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段;思维导图;复习课
        【正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复习课作为课程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查漏补缺,梳理归类,将知识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知识,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复习课往往沦为旧知识的简单再现或机械重复,教师们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们死记单词,硬记语法,学得筋疲力尽,效果不尽人意。显然,这样的复习课教师教得劳心伤神,学生学得枯燥乏味,并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和要求。
        作为小学毕业班的英语老师,复习时如何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思维导图(Mind-map)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可以让思路变得更清晰、知识更系统化、重点更突出,有助于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让复习更高效。
        一、 巧用思维导图,上好单元复习课
        单元复习课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题海战术。当前,许多英语老师对如何上单元复习课很茫然,许多学生对单元复习课不够重视,从而导致课堂复习效率低。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单元复习课教学,引导学生梳理单元的重点知识,建构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可以清晰的把握整个单元的知识,加深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复习效果。
        如在复习PEP7第六单元How do you feel?时,笔者围绕“feelings” 这个话题是这样进行课堂教学的:
        T: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教师板书中心词“Feelings”.
        T: Look at .... How does he/she feel?
        Ss: He/She is happy/worried/afraid/angry…教师用思维导图板书单元核心词。
        T: He is ill. What should he do?
        Ss: He should see a doctor/drink some water/stay in the bed… 教师板书单元核心词组。然后通过pair work 的方式进行拓展活动,引起学生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二、 巧用思维导图,上好专项复习课
        专项复习作为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知识的交叉渗透,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掌握知识,学优生可以更好地运用知识,学困生可以更好地理清知识点,是一种高效轻负的好方法。在专项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各类专项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1、运用思维导图,巧记英语单词
        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在词汇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在单词与单词之间建立联系,由一联想到二,有利于调动并存储在脑海中零散的词汇,连成一个整体,提高了词汇记忆的效果。
        比如复习谈论“四季” 这个话题时,教师跟学生交流: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What can you wear in spring? 让学生来绘制一幅围绕“seasons”的思维导图,根据已学内容向外发散联想相关的单词,比如天气、穿着、活动等。教学实践证明,利用思维导图把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呈现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单词,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思维导图,巧辩英语语法
        语法是英语教学中最困难也是最枯燥的,信息量大,内容抽象,很多学生一听就晕头转向,做起题目来也一头雾水。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复杂抽象的语法知识简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记忆及使用语法。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时态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语法,小学阶段共学习了四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要掌握每种时态的构成和用法对学生来说既繁琐又有难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课堂指导学生绘制时态思维导图,清晰明了地呈现小学阶段所学时态的框架,并且系统而又简单地将各个时态进行了分支,帮助学生有系统有体系的将时态进行汇总比较,效果显著。
        3、运用思维导图,巧解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新教材高段的教材内容基本以语篇阅读为主,阅读材料篇幅长、信息量大、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很多学生因语言能力不足,在朗读、复述课文内容时存在困难。因此在语篇阅读复习中,利用思维导图把阅读内容的主要精髓提取出来,寻找关键词,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速度。例如:在复习PEP8 Unit4 Read and write “What a dream”为例,该文章篇幅较长,生单词多,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习课文----提炼出文章的主题,理清课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整篇阅读文章,有效降低学生阅读理解的困难。
        4、运用思维导图,巧学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安排写作内容及构思,也就是所谓的“写什么” 和“怎么写”。作文的创作需要一个条理清晰的结构,而思维导图就在于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当中。以六年级话题作文“Last weekend”为例:在作文构思阶段,先确定“Last weekend”为中心词,然后展开联想,思考与“Last weekend”有关的内容,形成不同的分支,最终形成一张作文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中的每一个分支,都可以让学生使用比较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写作就会条理清晰,简单明了。最后作文时,学生按照思维导图行文,连词成句,连句成文,一篇《My last weekend》就出来了。
        三、结语
        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针对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有助于明确复习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归纳梳理、深化巩固知识,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自主思考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活跃了英语课堂氛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复习热情,促进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真正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托尼·巴赞(著),李斯(译). 1998.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 北京:作家出版社.
3.欧阳苹果,陈清. 2008.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8(3):17-19.
下附学生思维导图作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