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不断发达,在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课堂微型化已经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对于初中音乐课程来说本身对课堂的灵活生动性有比较高的要求,音乐微课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能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的兴趣。所以在初中音乐的声乐课程应用微课的形式符合目前教学工作的发展需求,初中老师必须要重视起来。本文针对目前声乐教学中的微课方式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应用对策。
关键词:微课;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运用
引言
音乐具有极强的艺术影响力,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能够激发人类的创新能力,为人们沟通感情创建桥梁。《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掌握基础的音乐技能与知识。现在,“微课”已经广泛地运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微课”与传统的教学媒介相比具有生动性、多元性、互动性的特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借助“微课”视频辅助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在音乐课堂中使用微课堂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微课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音乐微课的特点在于音乐教学的重点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音乐教学需要。音乐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知识中重难点的教学,或者是音乐教学中的某个教学主题、教学环节、教学实践活动。相对以往的一节音乐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音乐微课的内容更为简洁和明了。音乐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45分钟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可以做到对知识点的把握,准确地解决关键问题。其次,在教学中使用微课,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的音乐课程改革中,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音乐微课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音乐学习的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并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有效性。同时,它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最后,通过运用微型课堂录像,能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的概念,帮助他们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将微课应用于音乐教学中有效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有意识地构建起当前所学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中获得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2微课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1在音乐知识教学中使用微课
初中阶段,音乐课程内容当中关于乐理部分的讲解,大多数都是理论性的知识,所以这方面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当中,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微课模式,老师能够更加直观的将阅历知识当中的重点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自主的完成对阅历知识的探究性学习。比如在乐理教学内容当中可以采用五线谱版以及演唱手调唱名法的方式,这种教学办法,相对于传统的讲解使教学模式能够更加清楚,直接的体现出学习作品的具体风格,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该种学习办法仍然处在不慎了解的状态,老师需要通过微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介绍该种方法的学习技巧,从而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实际应用到乐谱的学习当中。另外一些专业性的阅历知识不同学生在接触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差异性这种情况下,通过微课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出与其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知识性的微课模式时长都比较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反复的进行观看,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
2.2借助“微课”——让器乐教学有效化
奥地利伟大的音乐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有言:“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时,即使是最幸福的国王,我也不会去羡慕。”通过他的言论能够看出,在音乐中,乐器占有关键地位。“微课”视频能够帮助学生观察清楚演奏乐器的每一个过程与细节,使学生把握演奏技巧,全面提升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竖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展现演奏乐器的过程与基本要点,提升教学效果。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练习竖笛时熟练地掌握手势与口型,教师能够使用手机拍摄演奏竖笛的正确动作,在“微课”视频中以特写镜头的方式予以展示。在播放“微课”视频时,不仅要播放特写镜头,同时也会播放对应的声音,学生能够强化学习的兴趣。“微课”视频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练习,还能够设计与竖笛相关的趣味活动和游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以轻松愉悦的状态掌握竖笛技法。如,使用“微课”呈现旋律,之后让学生说出旋律的名,并使用竖笛模仿。当学生学会演奏竖笛的基本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教学生演奏《青春舞曲》。为了使得刚接触竖笛的学生跟上节奏,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跟着“微课”视频模仿练习,把微课视频的播放速度调慢一些,使得所有学生都跟得上节奏。还能够使用“竖笛接力吹”的方式,把视频调到随意的一处,之后让学生紧跟着演奏,看学生是否可以接得上。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竖笛来模仿虫鸣、鸟语等声音,使学生掌握趣味演奏竖笛的方法。运用以上策略,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学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
2.3情境构建,加深理解
情感教学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欣赏相应的歌曲,升华其情感认知,熏陶其音乐艺术感知,塑造其正确的音乐教师观念。可以说音乐是人们思想上的浪漫,情感上的宣泄,表现洒脱生活的重要方式。但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往往过于注重音乐节拍、演唱等相关知识,学生把音乐作为一门知识学科所看待,并没有了解音乐本身的特殊性。音乐具有学科特殊性需要必要的音乐情境,让学生熟悉、掌握音乐知识。微课教学本身有着天然的情境构建优势,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有效性。应该注意,用微课铸音乐教学情境与传统多媒体音乐情境构建方式差异性较大,内容短小精悍,并更具针对性,将知识融于情境中,适合重点音乐知识情境构建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课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构建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课文理解。可以看到《谁说女子不如男》属于戏曲教学范畴,同学生传统音乐学习内容差异性较大,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微课视频中简短介绍中国戏曲知识,拓展学生音乐视野。同时,教师节选《谁说女子不如男》原戏曲内容,让学生理解具体的故事背景,理解词曲内容,加深知识理解。如果学生在此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播放视频以及具体讲解的方式,解决学生音乐学习之疑惑。
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教学模式在目前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有了非常普遍的应用音乐课程,也必须要将这种教学方法重视起来,通过微课的模式使得一部分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的展现给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更加高效率的利用企业课余时间完成对阅历知识内容的学习,保证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作为音乐老师在使用微课模式这一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充分理解该模式的主要内涵,这样才能够平衡微课的优势以及劣势,从而真正发挥出其对于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德强.调动学生参与尽享音乐之美——初中音乐教学探索[J].中国教师,2018,(S2).
[2]于波.初中音乐教学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
[3]鄢薇.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北方音乐,2017,(19).